红网时刻新闻6月28日讯(通讯员 赵帅)前段时间,36岁的钱先生(化名)因偶有胃部不适来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想要进行全面的体检。经过询问,钱先生感觉近几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应酬、熬夜,饮食和作息非常不规律。医生建议钱先生进行胃镜检查,如果有必要,术中会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做了胃镜还不能确诊?为啥还要取活检组织?”钱先生不理解。接诊医生解释,胃镜只能在镜下发现是否有溃疡,至于溃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则需要做病检才能明确。
经过检查,发现钱先生的胃窦部有个1.5厘米*1厘米大小的溃疡。为了明确溃疡的性质,医生取了一小块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经过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病理科副主任赵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异常,溃疡组织上有一块约1平方毫米的区域,腺体结构异常,并且聚集了几个戒指样的细胞,但是单从形态判断,良恶性鉴别难度较大。结合免疫组化技术综合诊断,提示钱先生患上的是恶性程度较高的低分化腺癌。
得知结果后,钱先生后悔不已,马上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病理科,大部分的患者不知道它的存在,而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却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聊聊病理科的那些事。
病理科是做什么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性质、病变的发展和转归的一门形态学科。得的组织或细胞,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变化和镜下特征甚至分子免疫与遗传标记等综合分析,有时还需结合特殊检查,最后对疾病做出诊断。
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病理检查适用于所有活检、穿刺及手术标本,目的是为了判断病变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明确诊断。病理报告是病变性质的“判决书”,是手术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十分关心的诊断书。病理诊断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
病理检查需要多久时间?
CT是对人体进行一层一层的观察,而病理检查则是将病变部位的组织放大,再一层一层的观察。病理检查一般需要3-5天,如要进行免疫组化或特殊染色则时间会更久。因病理检查技术步骤复杂繁多,首先进行的标本固定这个环节就需要将标本浸泡12小时,而后是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切片的清晰度,最后,病理医生还需花时间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进行阅片诊断,此过程是任何机器都取代不了的。因此,病理检查不同于其他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出具需要更长时间。
什么是快速病检?和常规病检有什么差别?
快速病检和常规病检最主要区别是适应症不同。常规病检适用于术前易于获得病变组织的穿刺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快速病检则是在手术过程中将组织送检,要求30分钟内对标本明确良恶性,以指导下一步的手术方式,如切除肿块还是进行肿瘤根治术,对病理医师的诊断能力要求更高。快速病检由于花费时间短、取材有限,且不能结合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其他辅助检测结果,准确性低于常规病检(在95%左右),所以,快速病检是手术中紧急应用,只能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剩余组织仍需做常规病理检查,最终诊断结果以常规病理诊断为准。
来源:红网
作者:赵帅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6/28/1143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