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陈婷婷)肺部小结节,尤其是复查后未曾吸收的磨玻璃结节,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式。在术中对肺小结节进行精准定位,并在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的前提下精准切除肺结节,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病灶,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在没有术前定位的情况下,有的病例因无法找到病灶而被迫转为开胸,甚至即便通过开胸手术,也无法找到病灶,更有甚者因为上述原因延误手术时间,造成肺癌转移扩散。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放射科熟练开展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定位术,使难题迎刃而解。
57岁的李女士,在体检时发现左肺一大小约9毫米结节,结节外缘距胸膜下约25毫米,复查后结节无变化。医院胸外科团队综合评估后考虑为肺癌的可能性大,拟行左上肺楔形切除术(备肺癌根治术)。考虑到结节小、密度为磨玻璃样,且位置比较深,术中难以触及,为确保术中安全,胸外科主任夏礼与放射科介入室副主任罗远健讨论后,决定在术前为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以精确定位结节位置。
经过充分的准备,罗远健带领主治医师康乐飞为患者顺利进行CT引导下穿刺并弹簧圈定位术,将弹簧圈放置在结节周边约10毫米处。胸外科手术团队在腔镜下沿弹簧圈精准找到肺结节,术中快速病理提示为左上肺腺癌,遂行左上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左右即康复出院。
罗远健介绍,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定位病灶,大大提高了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的成功率。
目前,科室已成功开展多种类型穿刺定位术,包括弹簧圈定位、带钩金属丝定位及聚桂醇硬化剂定位,依据结节的位置、密度及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定位方式。
该技术是在CT引导下,将定位针穿刺达结节内部或周边,释放定位材料,锁定病灶位置,用时仅需30分钟左右,患者无明显痛苦。定位完成后,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接受胸腔镜微创肺部分切除术。手术医生可以更直观地判断结节部位,准确切除,不仅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还更好地保护患者肺功能,术后恢复快,提高预后水平。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术的应用标志着医院在肺小结节诊疗方面迈上新台阶,有了术前穿刺定位,从此精确定位,精准打击。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婷婷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7/28/11569894.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