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慢阻肺日丨一吃就见效的“平喘药” 却把7旬老伯送进了医院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欣 李军 编辑:吕周阳 2022-11-16 14:13:4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6日讯(通讯员 王欣 李军)长沙的李伯年过7旬,却有着近60年的烟龄。60岁时,他开始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渐渐地,病情发展成爬坡、爬楼梯时气促,平时还好,只要一受凉感冒就喘得厉害,连走平路都困难。这时,李伯就到附近小诊所打几天针,虽然气促的情况可以稍加改善,但日常活动还是非常受影响。

半年前,李伯在电视上看见一款平喘药广告,镜头内被采访的病人和他一样患有长期的咳嗽咳痰以及气促不适,服用了这种特效药后不咳嗽咳痰了,走路也不喘了,甚至还能干体力活。这让李伯看到了希望,马上打电话订购了几盒。

吃了“特效药”后,李伯确实感觉出气比以前顺畅,只是一旦停药,症状就会比以前更加严重;吃着吃着,效果似乎越来越差。后来李伯又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购买了这类“特效药”吃,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呼吸困难的情况愈加严重,坐在床上都出气不赢,连刷牙、洗脸都困难。

李伯被女儿用轮椅推送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经检查,李伯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病室副主任范杜介绍,慢阻肺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慢性病之一,死亡人数多、疾病负担严重,但是大多数人对慢阻肺知晓率不高。

慢阻肺与吸烟、大气污染、燃料废气、遗传因素等相关,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对于中国男性来说,绝大多数慢阻肺是吸烟引起的。

范杜告诉李伯,他有着超过60年的吸烟史,严重影响了他的肺功能,早期的咳嗽、气促就是疾病的“信号”;通过电视购物购买的“平喘药”之所以短时间能显效、一停药就不适,很可能含有激素、精神类药物等,长期使用会引起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并发症,增加细菌、病毒的感染几率,甚至加重病情。

通过静脉输液、氧气雾化、吸入药物、吸氧等一系列治疗后,李伯的病情逐渐好转,他可以围着病房走几圈了。

出院时医生给李伯制定了长期用药方案。老人表示,这次一定下定决心戒烟,并且老老实实上医院看病治疗,再也不轻信广告了。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

范杜介绍慢阻肺可能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有通过肺功能检查才能发现;之后会出现咳嗽、咳痰、活动能力下降、气短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以至于最后气喘、呼吸困难,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都难以完成。很多患者认为咳嗽不是大毛病,孰不知,慢阻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健康,慢阻肺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对于吸烟的慢阻肺患者,最关键的是尽早戒烟。”范杜表示,早戒烟与晚戒烟,肺功能的下降速度是有明显区别的。再者,购买药品一定要前往正规药店和医院,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相信虚假广告宣传,更不要购买成分不明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欣 李军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655/50/120522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