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高质高效运转,力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通道畅通

来源:红网 作者:莫晓叶 王洁 编辑:赵悦杉 2022-12-28 14:46:3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8日讯(通讯员 莫晓叶 王洁)“快快,患者心跳骤停,马上抢救!”深夜12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停穿插在患者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对外窗口之一,从12月中旬开始就超载运行,每日接诊患者人数由平日的200余人骤然增多至57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深夜的急诊大厅内,虚弱的老人裹着被子无精打采地靠在家人身上,救护车上气管插管的患者等着入室,内科诊室门口等待看诊的患者还排着长队;分诊台的护士一遍又一遍地确认每一个候诊或后分流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对接各区域腾空床位和与专科总住院医生联系;抢救室的医生已经无法发声,只能比划着手势和心急如焚的家属沟通……与此一墙之隔的抢救室里,原本只能收治12个急救患者的地方,已经扩容一倍,满满地住了24个患者。

微信图片_20221228120413.jp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深夜的急诊大厅。

“现在我们的工作量是往年的同期水平的2-3倍,留观室每日出入人次高达70余次,抢救室和监护室出入人次90余次。”急诊科主任李湘民介绍,更艰难的是,随着大量阳性患者的集中涌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已有90%被感染,战斗力大大削弱。

但是,急诊人一直默默坚守着,有的是已感染却硬扛的坚守者,有的在短暂休整后立即重返战场……平时5-6个人的工作量现在只有1-2个人来完成,既要承担所有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一系列紧急抢救,也要承担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分流。

微信图片_20221228120418.jp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抢救室。

有时呼吸机用完了,只能长时间手捏呼吸球囊;有时候没有空床了,只能跪地抢救心搏骤停的患者;有些医护声音嘶哑,说不出话,靠手势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有些医护为了减少口罩的浪费,都不敢摘下口罩吐痰。

急诊科总住院则是24小时不停歇地在这场战役中冲锋陷阵。其中一位总住院戚德胜因新冠病毒感染累及肺部而出现胸闷气促不适,病情严重到进了ICU,进去之前还不忘跟顶班医生一一交代每一位重病人的情况。

李湘民主任说,秉着“救死扶伤、人民健康至上”信念的急诊人,在最艰难最需要的时候竭尽全力、坚守“疫”线,力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通道。

目前,医院已推行“急诊日清零”制度,尽量把急诊每天新增的需住院患者,当天收入相应的专科病房或ICU,加快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急诊科抢救室、监护室尽可能地就地扩容,保证绝大多数需要抢救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急诊内科还增加了3位医生排班,医院也增派了3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急诊科,以保证快速接诊和处置患者。

微信图片_20221228120422.jpg

急诊科医护人员成功完成了院外ECMO的上机,并安全转运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EICU。

“我院一名27岁的患者突发心跳骤停,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请求ECMO出诊支援!”12月20日,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带病上岗的急诊科李湘民主任接到了长沙市四医院的一个求助电话。

踌躇再三,李湘民主任还是派出了科里三位身体情况尚佳的医护出诊。

“尽管现在人力严重短缺,但对方这么年轻,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尽全力为他争取最后一丝希望!”尽管声音嘶哑,但是李湘民主任的语气里仍然透着坚定。

由于患者的体型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新冠病毒感染诱发了他的多个脏器出现严重损害。李湘民主任带领急诊ECMO团队克服人员短缺的困难为患者及时出诊,成功完成了院外ECMO的上机,并安全转运回我院EICU。ECMO的及时上机,很快纠正了患者的缺氧和休克,他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下来,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为这名年轻的患者赢得了救治原发病的时间和机会。

“湘雅医院急诊科团队一直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不管是院内、省内、省外,都有湘雅急诊人坚定的身影。这一次,疫情由防转治,我们勇敢地站在最前线,直面新冠病毒,作为省内急危重症救治的中流砥柱,我们挑起重担,无惧危险,超负荷运转,高效高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湖南省的疫情救治坚守初心,为湖南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李湘民主任表示,

同时,李湘民主任呼吁,把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轻症患者已居家隔离为主,如果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疲乏、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可以考虑就医。年龄大于65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肿瘤化疗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孕产妇、养老机构患者,应及时就医。建议大家不扎堆就诊,尽量不拖到晚上才来医院,一般的患者就近就诊即可,不一定需要去三级综合医院。

来源:红网

作者:莫晓叶 王洁

编辑:赵悦杉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656/62/121829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