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子长期不吃早餐喝水少 保胆取出173颗黑褐色结石惊呆众人

来源:红网 作者:黄雅兰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2023-07-12 16:21:26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4.wm.jpg

林先生保胆取出的黑褐色结石。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通讯员 黄雅兰)众所周知,不吃早餐、喝水少,容易患上胆囊结石,但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会“明知故犯”,长沙的林先生便是如此。近日,有着3年胆囊结石病史的他,在长沙京石医院通过超微创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手术,成功保胆并取出了173颗黑褐色结石,众人看到后惊呼“太吓人了”。

男子长期不吃早餐喝水少,发现结石后竟拖延3年才就医

今年47岁、家住长沙的林先生,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并且还不爱喝水,每次都是等到口渴了才喝上一两口。“我知道这样对健康不好,但早上赶着上班加上工作又忙,根本就想不起吃早餐和喝水这些事,所以渐渐就习以为常了。”林先生解释道。

也正因为此,早在3年前,他便体检查出患有泥沙型胆囊结石。但因当时结石尚小且又不痛不痒,他就没太在意。直到近期,林先生常在饱餐后或是半夜出现腹胀、背心痛症状,意识到可能是结石病情加重了,他这才赶到了专治结石的长沙京石医院就医。

检查发现胆囊已被结石填充,幸遇微创技术成功保胆取石

7月5日,林先生到院后,经检查确诊患有胆囊充填型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且结石大多堆积在胆囊体部和颈部位置,范围已达4.2cm*2.2cm,几乎塞满了三分之二的胆囊,手术指征明显。得知病情的林先生,于是立即办理了住院手续,并期望能尽快做保胆取石手术治疗。

据长沙京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小攀介绍:“像这种充填型的胆囊结石,若是再继续拖延不管的话,胆囊壁在结石和胆囊炎的反复刺激下,会逐渐出现毛躁、增厚,导致胆囊萎缩,最终使胆囊功能减退或是完全丧失。”

此外,林先生的结石单颗体积大多在2~6mm之间,所以堆积在颈部的小结石,随时有可能因体位的改变或是进食后胆囊收缩而发生位移。要么会掉落至胆囊管中,造成胆道系统梗阻,引发剧烈胆绞痛,加快胆囊功能丧失进程;要么会掉落至胆总管中,继发形成胆总管结石,届时不仅处理起来会更为麻烦、复杂,还极易引发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针对林先生的病情特点及其保胆诉求,医生团队最终为他制定了超微创经脐无痕保胆取石的手术方案。次日,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林先生如期接受了手术。术中,发现其胆囊功能良好,胆汁回流通畅,所以医生团队成功为其保胆并取出了173颗黑褐色胆囊结石。

饮食习惯不良易诱发胆囊结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术后,望着取出的满满一大盘结石,林先生不禁惊讶道:“真没想到,短短3年,小小的胆囊里就长出这么多黑褐色结石,看着真是怪吓人的!”对此,李小攀在了解他的生活饮食习惯后解释道,这应该与其长期不吃早餐、喝水少有很大关系。

因为,胆囊作为消耗脂肪性食物的器官,不吃早餐的话,胆囊得不到食物刺激,胆内存储了一夜的胆汁就无法及时排空,进而就容易出现淤积、滞留情况。久而久之,就容易诱发形成颜色较深的胆色素类胆囊结石。再加上喝水少,也会使胆汁浓度增高,从而大大增加结石形成或是增大、增多的几率。

所以,长沙京石医院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应注意养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的健康饮食习惯,以促使胆囊能保持有规律的工作,积极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除了要做到早预防,更重要的还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只有这样,结石病情才不会得以发展恶化,损伤胆囊功能,甚至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黄雅兰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1/56/128566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