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猴痘”多次冲上热搜,短短5天,多地疾控中心先后发布确诊猴痘病例,对此,湘潭市一医院专家提醒市民,应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加强自我症状监测,并表示猴痘可防可控,不必过于担心。
那么,猴痘是什么?它会不会成为下一场全球大流行呢?别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猴痘病毒?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和电子显微镜下形态类似天花,但病情较轻。
它之所以称为猴痘,是因为1958年首次从丹麦实验室的猴子皮肤疱疹(痘)中分离出该病毒,因此得名。
“猴痘”的名字虽然来自猴,但其自然宿主可能为非洲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和松鼠)。它耐干燥和低温,对热敏感,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得了“猴痘”又有哪些症状呢?
猴痘虽有“痘”,但它并不是所熟知的“痘痘”。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21天;初期为发热、头痛,类似感冒症状,1-3天后出现皮疹,通常从面部逐渐向四肢扩散,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结痂—脱落几个阶段,最后不再具有传染性。
猴痘病毒会“人传人”吗?有致命风险吗?早发现,早预防
从目前来看,猴痘病毒传播能力、致病力等方面都只是“低配版”的天花病毒,具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多重因素相关。在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中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人接触疫源性动物后,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胎盘垂直、性传播等方式传播。
目前我国一般采取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管控;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等症状,不必恐慌,请及时就医,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每天做好体温监测和症状监测,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严格做好手部卫生及呼吸卫生措施,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通讯员 李星 袁雯)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 袁雯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1/60/1289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