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收治的小儿疝患儿持续增多,近3天连续完成小儿疝手术十多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疝气能不能自己好?可以等孩子大一点再治疗吗?
果果妈是在果果1岁左右发现果果右侧腹股沟会在咳嗽、跑跳后鼓出一个“包”,每次这个包出现,果果也会有点哭闹。但奇怪的是,果果妈每次抱起他躺下后,包块又自动消失了,不舒服也没有了。就这样反复了将近一年,家人一直都没有重视起来。
8月10日早上,果果一直哭闹,说“肚肚疼,不想吃东西,想拉粑粑拉不出”,果果妈喂他吃了益生菌也没有用,正准备给果果揉肚子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果果右侧腹股沟的鼓包鼓得比以前大多了,躺着也没回去,不像以前软软的,现在非常硬、揉也揉不动。于是,果果妈妈马上带着孩子来到了长沙市第四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就诊。
“是右侧腹股沟疝嵌顿了,而且嵌顿的是肠管,必须做急诊手术解除嵌顿,不然肠管嵌顿时间过长会导致嵌顿肠管坏死。”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刘杰锋为果果做完体格检查后,与果果妈妈详细讲解了病情和手术相关事宜。
当天下午,刘杰锋与团队顺利为果果行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刘杰锋告诉果果妈妈,果果嵌顿的是一节大肠,所以宝宝会腹痛、拉不出粑粑,幸好手术及时。若再晚一些,嵌顿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肠缺血坏死,那就要切掉一节肠子了。因为是微创手术,果果当天晚上就顺利拉了很多粑粑,第二天早上吃了东西开开心心地和妈妈回家了。
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俗称“脱肠”,最常发生在双侧腹股沟区,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男婴睾丸降入阴囊或女婴子宫圆韧带的固定;当宝宝出生后腹膜鞘状突就自行生长闭合,但部分婴幼儿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在早产儿中更高达30%,男生是女生的10倍,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为何暑假前来治疗小儿疝气的患者增多了呢?
暑假期间小朋友户外活动增多、跑跳增多,故家属很容易在宝宝活动后发现腹股沟区包块。同时暑假孩子都放假了,选择这个时间手术,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术后也可以进行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小儿疝气有什么危害
疝气不是气,是有一部分组织“跑偏”了,因此会对孩子造成危害:包括肠胃不舒服,孩子可能会长期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疝囊容易发生肥大增生,进而导致尿失禁,严重可导致组织坏死,造成严重感染;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大便等用力使较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等不良后果;疝气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小儿疝气会使睾丸处在一个高温的环境,易导致睾丸萎缩,这就是小儿疝气要尽早手术的主要原因;当孩子长期反复遭受疝气影响时,不仅会导致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而且使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如何治疗小儿疝气?
除了部分1岁以内的腹股沟疝的宝宝可能自愈外,绝大部分均不能自愈,也无法通过服药或打针、中药调理等其他方法痊愈,手术成为了唯一治愈方法。因此大于1岁的宝宝,即使没有嵌顿,也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临床治疗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开放手术,另一种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创口小,恢复快。
孩子有疝气,家长要注意:
若腹股沟区出现包块,且宝宝诉有不适,应暂停进食饮水,安抚孩子(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减轻腹内压)。可让宝宝平躺,适当垫高下身,没有合并嵌顿腹股沟疝往往能自行回纳,若反复多次突出患儿可能需用手轻轻地将包块推回腹腔。
若宝宝出现的包块很硬,又无法自行回纳进入腹腔,又有呕吐、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发烧的情况出现,那可能合并有肠管嵌顿,切勿暴力揉捏复位,应立即就医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因暴力揉捏导致嵌顿肠管破裂或嵌顿时间过长而导致肠坏死、败血症等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小儿疝气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家长需要注意。刘杰锋提醒家长,预防小儿疝气基本准则是防止儿童腹压增高,如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等,尽量减少过分奔跑与过久站立。若疝气已经发生,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切勿忌讳就诊忌讳手术,防止耽误疝气的最佳治疗时间。(通讯员 龚煜靖 王姣)
来源:红网
作者:龚煜靖 王姣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2/59/1295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