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老年痴呆日 | 痴呆不等于健忘 初期“有迹可循”

来源:红网 作者:彭璐 秦璐 编辑:吕周阳 2023-09-21 19:49: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1日讯(通讯员 彭璐 秦璐)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又称世界老年痴呆日。上午9点,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举办“立防立治,无问早晚——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科普义诊活动。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肖智权现场授课。肖智权介绍,近年来,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患者中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长,还因为老年人患有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70岁的王奶奶今年性格突然大变,总是重复同样的问题,忘记刚刚做过的事,炒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有一次,孙女看见王奶奶剥完四季豆后,把剥好的豆子全部丢进了垃圾桶,留下的却是四季豆的外皮,整个人呆呆的,家人呼唤了很久才应声。刚开始,家人以为王奶奶是年纪大了反应迟钝,直到王奶奶突然血压飙升,身体不适,家人这才发现她每日没有口服降压药,反而重复服用两次降糖药,才意识到她可能“生病了”。于是,带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门诊就诊。

由于王奶奶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在医院门诊被分诊至全科医学科就医。肖智权接诊后,听取了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描述,建议完善相关检查。随后,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得分显示24/30。核磁共振结果显示患者弥漫性皮质萎缩伴双侧海马受累,左侧较右侧进展快,神经退行性变可能始于左侧海马。根据这些资料,肖智权判断患者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肖智权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早的病理累及部位是内侧颞叶,特别是海马和内嗅皮质,且患者初期表现为间歇性言语记忆症状。

肖智权进一步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为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最初表现往往以记忆障碍为主,之后逐渐出现失语、失用、失认、计算力下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日常生活能力不断下降,最终不能独立生活,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也是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当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病,但如果能及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为老人定制一套科学合理的照顾管理计划,是可以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肖智权告诉现场病友及市民,阿尔茨海默病不等于健忘,初期是“有迹可循”的,前兆症状包括:

记忆减退:患者经常丢三落四,早期以近事遗忘为主,特别是对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也没有记忆,似乎事情已完全消失,即使提醒也记不起。

智力减退: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认障碍加重,外出容易迷路,不认识熟悉的朋友,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会自言自语,不会计算收支等。

性格改变,社交活动退缩:原本沉默寡言的人变得滔滔不绝,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淡漠少言,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变得多疑、易怒。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对日常活动愈来愈感到困难,到后期洗澡、进食、穿衣或是上厕所都可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行为怪异:有的老人会把好吃的藏起来;有的不缺钱却爱捡破烂;有的跟踪到儿女的房间里,窃听甚至是窥视他们在做什么;有的担心财务被窃东藏西藏……这些都是阿尔茨海默病很特别的症状。

“除了鉴别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也很重要。”肖智权提醒病友和市民,尽管当前医学上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预防和减缓其发展。比如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膳食与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帮助保持血液循环,维护脑部健康;多参加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保持脑部活力,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来源:红网

作者:彭璐 秦璐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65/130739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