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年人该怎么吃和动,才能更好预防肌少症

来源:红网 作者:邱林 编辑:吕周阳 2023-09-04 16:55:37
时刻新闻
—分享—

2023年9月1日是第17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主题是“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减三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口号,也是民众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促进健康的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倡导公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落实“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今天就来聊聊,老年人肌少症的话题。

肌少症为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年龄增长老化导致的,除了衰老之外无其他明显原因;

第二类为营养相关的肌少症,主要原因有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道功能失调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多重用药导致食欲缺乏,过度营养或肥胖;

第三类为活动性相关的肌少症,诱因多为长期久坐或卧床,缺乏身体锻炼;

第四类为疾病相关的肌少症,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神经障碍疾病导致的肌少症。很多高龄、衰弱老年人往往存在进食受限,味觉、嗅觉、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导致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

长沙市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章臻翊表示,从营养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营养膳食以及运动,来预防老年肌少症的发生。

合理调整营养膳食

1.改变饮食习惯,多种方式鼓励进食,保持平衡膳食和足够的热量

吃好三餐:

早餐保证1个鸡蛋,1杯奶,1~2种主食,主食多样化,细软易消化;中餐和晚餐宜各有1-2种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种豆制品,各种畜禽肉、鱼虾肉选1种或2种换着吃,也可以搭配吃,这样不仅能量充足,蛋白质的量也能保证均衡摄入。

少量多餐:

对于正餐摄入不足,容易出现早饱和食欲下降的高龄、衰弱老年人,应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

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就餐,如果不能或不愿自己做饭,可以选择供餐或送餐上门。

2.改变饮食结构,保证充足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入量

推荐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为1~1.5克/(每千克体重/天),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并平均分配到三餐;每天摄入足够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品,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克,并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性食物,其中鱼40~50克,畜禽肉40~50克,蛋类40~50克;各餐都要有动物性食物,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每日饮用300~400毫升牛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等,并坚持长期食用。

3.若通过饮食无法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可以选择直接摄入蛋白质补充剂

蛋白质补充剂是通过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及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补充蛋白质的目的。蛋白质补充剂主要分为蛋白粉和蛋白质口服补充剂。有研究表明,以乳清蛋白为基础的营养补充剂刺激了肌肉合成,改善了虚弱老年人的肌肉功能。

4.补充维生素D和钙

老年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常常共同存在,建议补充维生素D与钙,以纠正维生素D缺乏性骨质疏松症,同时改善肌力和活动能力,缓解肌肉量的流失,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钙摄入可以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

5.其他

补充脂肪酸补充剂,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抗阻运动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肌少症的发生及发展。

减少静坐时间,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频次

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累计40~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每周坚持5天以上,运动方式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和慢跑)结合抗阻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还要减少静坐及卧床的时间,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

总之,老年人的运动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在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谨慎进行。

章臻翊提醒,肌少症会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造成运动功能失调、躯体功能障碍和失能,让他们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使老年人尊严和自信缺失,以及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认知障碍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住院和死亡风险;而良好的营养和运动状况对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重视合理膳食、积极科学运动,“储存”肌肉,为健康续航。(通讯员 邱林)

来源:红网

作者:邱林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3/96/130162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