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16日讯(通讯员 舒丽)生活中,人们在排便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大便带有黏液的现象,有的人对此不以为意,而有的人则会非常恐慌,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那么,大便带黏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易科军指出,大便带粘液临床上称之为粘液便,可分为生理性黏液便与病理性黏液便。生理性黏液便由一些非疾病因素造成,这种黏液便的黏液量很少,而且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一般属于正常现象。而病理性原因造成的黏液便黏液含量较多,通过肉眼观察就可明显分辨,不会与大便充分混合,常附着在大便表面或呈稀薄的果冻状。
大便带黏液,常见于以下情况:
1、饮食不当
大量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肠液分泌过多,随着大便一同排出,就会出现大便上有黏液的现象。
2、乳糖不耐受
当存在乳糖不耐受时,可能会出现拉黏液样大便的情况。因为乳糖不耐受会导致大量乳糖滞留在人体的肠腔内,加大了肠腔内容物的渗透压,从而引起腹胀和腹泻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此时大便一般呈稀水样大便,严重时会出现黏液样大便。
3、精神紧张
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影响肠道的运动功能及肠道的分泌功能,从而导致黏液便。
4、消化不良
身体受凉或胃肠功能失调就会不消化,引起大便中带黏液,同时还有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等症状。
5、慢性结肠炎
该症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呈慢性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便、脓血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
6、肠道菌群失调
身体中的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会引起大便的颜色、性状改变以及大便带黏液的现象。
7、结直肠肿瘤
如果大便长期有黏液且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便血、腹部包块、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要考虑结直肠肿瘤的可能性。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大便偶有少量黏液出现,一般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大便长期带有粘液,且伴随其它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来源:红网
作者:舒丽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7/50/1245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