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凯旋。
援津医疗队队员与亲人团聚。
红网时刻新闻3月13日讯(记者 周曼)3月13日,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抵达长沙。回国之前,津巴布韦副总统奇温加向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津巴布韦共和国“卓越勋章”,向承担援津医疗队派遣任务的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颁发感谢奖牌。
在此之前,3月9日,中国(湖南)第23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14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凯旋。
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共有队员11人,中国(湖南)第23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共有队员20人,两支医疗队分别于2022年1月、2021年12月踏上援非征程。
一年多来,两支医疗队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非洲人民解除疾患困扰,用实际行动对医者仁心作出跨越国界的注解。
中国(湖南)第19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累计接诊11000余人次,实施手术550多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20多人次。依托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为非洲人民免费提供中医和针灸诊疗,成功举办津巴布韦首届中医针灸人才培训,培养了津巴布韦第一批本土中医针灸人才。深入学校、企业、偏远农村开展义诊,为当地民众传授太极拳、八段锦,深受非洲人民欢迎。积极推进湖南省人民医院—津巴布韦帕瑞任雅塔瓦医院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通过建设重点专科、搭建远程平台、培养当地医学人才,帮助津巴布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中国(湖南)第23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在塞工作期间,大力弘扬中国医疗队“不畏艰险、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救治了2.3万名患者,成功实施了600多台手术,帮助中塞友好医院建立新生儿科,开展第一例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手术,实施首例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推进湘雅医院——中塞友好医院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组织教学培训活动20余次,为当地居民和中资机构华人开展义诊12次。除日常医疗服务外,还深入社区、学校和矿山开展义诊,努力培养当地医务人员,积极推动中塞卫生合作,为中塞医疗卫生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湖南省作为承担国家援外医疗任务的省份,1973年向塞拉利昂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1985年向津巴布韦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50年来,我省先后派出长驻援外医疗队员44批562人次,救治患者近100万人次,为受援国培训医务人员9000多人次。我省派遣一批批援非医疗队为非洲人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实施首例全麻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首例多学科联合创伤急救手术、首例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等手术,打造南部非洲最大的中医针灸中心,派遣国际专家组帮助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光明行、妇幼健康工程等援外项目,提升了受援国医疗服务水平,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赞誉,为增进中非友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7/57/1244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