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1日讯(通讯员 王环君)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皮银珍在会诊时碰到了一位“糖妈妈”,陈女士33岁,通过辅助生殖怀上了宝宝,在怀孕6个月产检时发现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达10.8mmol/L,医生建议她控制饮食,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由于担心降糖治疗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陈女士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
小陈妊娠晚期遇到了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险况,最终分娩时胎儿超重,不得不选择剖腹产,历尽艰辛生下了一个9.5斤的“大胖小子”,宝宝刚生下来就出现了的抽搐,在新生儿病房住院7天后终于转危为安。
很多人认为生一个“大胖小子”是非常值得开心与骄傲的事情,但是皮银珍提醒各位准妈妈:孕期一定要注意血糖的监测,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女性,孕期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是明显增加的。血糖过高,分娩的难度会提高,麻烦多着呢!
妊娠期高血糖的危害
妊娠时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孕妇剖宫产术分娩、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会增加产妇远期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妊娠期高血糖孕妇,胎儿早期可发生流产及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等),到了妊娠晚期可能出现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等并发症。孩子在儿童期、青春期发生肥胖的概率也会增加,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概率也要高于其他人。
如何尽早发现妊娠期高血糖?
所有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要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如果空腹血糖≥5.6mmol/L可诊断为“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
妊娠24至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h、2h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点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未确诊、孕期发现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① 空腹血糖≥7.0mmol/L; ② 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mmol/L; ③ 糖化血红蛋白≥6.5%。
妊娠期高血糖应该这样做
1.控制饮食
控制高糖食物摄入,含糖高的水果少吃或不吃,选择含糖量低的蔬菜瓜果如黄瓜、番茄等,水果可放在两餐之间,这样可延缓血糖的升高,也比较有饱足感,有利于血糖控制。
孕妇要控制血糖升高,同时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让食物尽可能地被消化吸收,最好分三大餐三小餐。同时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增加富含铁、叶酸、钙、维生素D和碘等食物。
2.控制体重
孕妇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会导致血糖超标。在整个妊娠期,孕前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孕妇体重增加8.0-14.0kg,孕前超重的孕妇增重在7.0-11.0kg,孕前肥胖的孕妇增重要≤9.0kg。
3.适当运动
孕妇如果没有运动禁忌证,如严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子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等情况,每周应有五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但如果出现阴道流血、规律并有痛觉的宫缩、阴道流液、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停止运动。
4.配合治疗
必要时在内分泌代谢科医生的建议下行降糖治疗,合适的降糖治疗方案会降低胎儿及孕妈妈的风险,血糖达标后可以生育正常的宝宝。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健康妇女的7-10倍。因此,产后也要进行血糖监测,定期于内分泌代谢科进行复诊。
来源:红网
作者:王环君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8/65/1258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