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七旬老人腹痛呕吐 CT多期增强扫描查病因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婷婷 编辑:吕周阳 2023-04-03 10:10: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通讯员 陈婷婷)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来就诊的患者非常多,急腹症的范畴非常广,且常常具有“起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等特点,其发病原因往往非常复杂,尽快尽早明确诊断,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类相对少见但常常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的急腹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病变(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虽然仅占急腹症的1%-2%,但其致死率可高达50%-80%。

前不久,72岁的姜奶奶因“腹部疼痛9小时,伴恶心呕吐”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胆石症等病史,行全腹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提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合并升、横结肠明显肿胀,腹腔积液。幸运的是,患者因诊断及时,及早进行了抗凝及相关对症治疗,恢复良好。

57岁的何先生因“腹痛半月,加重1天”入院,既往行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手术。急诊行全腹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提示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多发血栓形成伴空肠肠管壁水肿、腹腔积液。行剖腹探查显示空肠坏死,只能行大范围的肠管手术切除。

放射科主任罗春介绍,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病变(AMI)是一种由于急性肠系膜动、静脉阻塞或循环压力降低,导致肠系膜缺血的可危及生命的外科急腹症。AMI发病早期十分隐匿,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往往非特异性;而AMI一旦到达晚期,肠管可出现透壁性坏死,患者出现肠穿孔、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发生命危险。AMI在发病后6-8h内及时得到救治,病死率会降至10%~20%。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及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此类急性重症病人的救治显得格外重要。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病变(AMI)的高危因素包括:合并有房颤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若出现餐后综合征;高凝状态;任何介入特别是涉及血管操作后出现的不明原因腹痛等。一旦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且体征较轻时应想到本病可能,应及早进行腹盆腔CTA或者多期CT增强扫描检查。相比传统肠系膜造影技术,腹盆腔CTA或者多期CT增强扫描更为普遍、便捷,可发现肠系膜动脉及静脉的充盈缺损,还可评估肠道情况,鉴别其他急腹症(如肠扭转、肠占位、肝胆胰脾等相关病变)诊断。

AMI诊断一旦明确,早期治疗对于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AMI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药物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如导管内溶栓;手术治疗。在未发生不可逆肠坏死或肠穿孔之前,药物抗凝及腔内治疗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腔内手术可完全达成血管再通的目的,阻断肠缺血变向坏死或穿孔,而肠切除手术是因不可逆的肠坏死及肠穿孔已经发生而迫不得已进行的损伤控制手术。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可避免不可逆的肠坏死,或减少肠管切除的长度,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短肠综合征及死亡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有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病变(AMI)相关临床症状及合并高危因素的病人,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接受CTA/多期CT增强检查。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婷婷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48/95/125244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