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忽高忽低,很多孩子不幸中招,出现了呼吸道疾病症状,而其中最多见的当属感染支原体肺炎。
这一轮的支原体肺炎来势凶猛,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成智介绍到:从9月开学以来,科室就陆续接触到感染支原体的孩子,但数量并不算多,就诊数量激增是从国庆小长假结束后的近两周开始的,人群大量地活跃流动,孩子外出游玩时疏于个人防护,这就让病毒有机可乘。
为了应对这次始料未及的大规模支原体肺炎感染人群就诊,儿内科立马积极响应,开展了两项便民措施:一是增设候诊区域,在大厅增加候诊椅,及相关安抚式诊疗措施,为缓解孩子在候诊时的焦虑提供帮助;二是增设学习区域,在输液区、留观区为学龄段儿童增添了10张左右的可移动学习桌,满足孩子在看病打针之余,同时可以写作业、看书的人性化需求。
怎么判断孩子是支原体肺炎还是普通感冒?
1.症状程度不同:
普通感冒:一般咽喉疼痛、发热、轻微咳嗽,无痰或胸闷表现,一般症状较轻,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支原体肺炎: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果孩子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时就要及时就诊。一般支原体感染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甚至持续数月之久。
2.治疗方式不同:
支原体肺炎一般需要抗感染和化痰止咳治疗,必要时可给予一定平喘药物。在此需提醒:支原体肺炎和感冒部分情况下无法鉴别。如有支原体肺炎,做胸部影像学通常无异常,听诊可无明显的喘鸣音,通常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胸闷、气短症状,初步判定有无支原体炎症。如有需按照支原体肺炎处理,如果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按照感冒来处理。
如何做好预防性措施预防支原体肺炎?
1.远离传染源。既然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那让孩子远离传染源,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尽量别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少去空气流动性不好的地方。
2.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可有助于减少病原体传播或感染病原体。认真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餐前饭后、上厕所之后、出门前后,都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同时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也要做好消毒晾晒。
3.合理搭配饮食。秋冬季节,本来空气就比较干燥,所以要多吃润燥、润肺的食物。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要确保营养的多元化,在搭配食物的时候,尽量多一些。
4.提高身体素质。身体好了,自然就能抵挡支原体的入侵。过度的保护,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脆弱,加强他们的运动,还能强身健体。注意在运动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适合孩子的项目。
感染支原体肺炎,该如何对症治疗?
对于电解质紊乱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平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采用临时静脉营养的办法;
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支气管痉挛和水肿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办法;
氧疗和呼吸支持: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选用鼻导管或面罩氧疗,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咳嗽咳痰处理:出现排痰不畅时,可应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痰液排除;
降温:体温过高时,可选用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冰毛巾擦拭),解热退热药物应谨慎应用;
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口服药物,需要住院的患者根据情况选择口服或静脉输液。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B-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医生提醒,现在正是支原体肺炎高发期,大家千万不要大意,给自己和家人提前做好预防,远离感染。(通讯员 曹晗)
来源:红网
作者:曹晗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4/75/132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