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很多准爸准妈们都会担心生产过程太久,会导致妈妈的身体负担变重。但是,生得快就好吗?
什么是急产?
急产是指当产道无阻力时,宫口迅速开全, 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宫口扩张速度大于5厘米每小时(初产妇)或大于10厘米每小时(经产妇),总产程小于3小时。通俗的讲就是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小于3小时就可称为“急产”。
哪些人是急产的风险人群?
有过急产史的产妇:通常经产妇比初产妇发生急产的概率大,若上一胎(或前几胎)曾有过急产史的,这一胎也很可能发生。
自然产的经产妇:生过孩子的宝妈,子宫颈曾经被撑开过,要再次撑开就比较容易,特别是越多产、生得越密集的经产妇,发生急产的几率会更高。
子宫颈比较松的产妇:宫缩未达强烈程度时,子宫颈就出现开指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急产征兆。
胎儿比较小的产妇:一些准妈妈,胎儿比较小,或者胎儿不足月,但是自身的骨盆和身材比较高大,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生得太快,导致急产。
“急产”对孕妈和胎宝有什么不良影响?
对孕产妇:
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过快,可致初产妇宫颈、阴道以及会阴撕裂伤。
胎儿先露部下降过程中受阻,可发生子宫破裂。
宫缩过强时,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
急产还会增加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率。
对胎儿、新生儿影响:
由于急产时的宫缩过强、过频,会影响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胎儿娩出过快,胎头在产道内受到的压力突然解除,增加了颅内出血的风险。
急产由于紧急,多数发生在非医务场所,消毒措施不够,新生儿易发生感染。
子宫收缩力强,推动胎儿娩出的力也会过大,容易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等外伤。
突遇急产,要如何应对?
立即拨打120和家人电话,寻求帮助。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将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来铺在地上,然后躺下来。准妈妈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保持冷静,可采用腹式深呼吸法来稳定情绪,减弱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强烈刺激。胎儿娩出后,准妈妈可自行按摩下腹部,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保持新生儿呼吸通畅,把新生儿身上的血迹擦干净,轻弹新生儿足底,刺激新生儿。做好新生儿保暖工作,可将新生儿趴在妈妈胸前,进行早接触。不要自行剪断脐带,等待医护人员处理,以防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等感染。通常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胎盘会伴随一阵子宫收缩娩出。假如没有,等医生到场或到医院处理。(通讯员 黄颖)
来源:红网
作者:黄颖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6/52/1336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