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4岁老人心脏“缺电” 胶囊起搏器解“心”难题

来源:红网 作者:王谦 编辑:周曼 2024-06-17 11:35:2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6月17日讯(通讯员 王谦)近日,长沙泰和医院为104岁老人成功安装“胶囊起搏器”植入手术,创造了该院此类手术最高年龄记录,也让年龄不再是心脏起搏器技术的禁忌。

一个多月前,104岁赵老先生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家人随即送到长沙泰和医院就诊。经了解,13年前赵老先生已在某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入院后心电图检查,发现老先生间断心室起搏心律,部分时段起搏器起搏功能及感知功能丧失,易导致心脏停搏猝死,急需更换心脏起搏器。

考虑赵老先生年事已高,反复胸闷、气促也有20余年,又患有阻塞性肺疾病、霉菌性肺炎、冠心病、Ⅱ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常规起搏器植入术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极高,愈合困难。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江斌副主任医师建议植入永久起搏器。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治疗方案后,决定为赵老先生植入胶囊起搏器。

传统的起搏器约火柴盒大小,需要切开皮肤,制作皮肤囊袋,把起搏器放进去,然后与导线连接,导线再分别植入心腔。普通起搏器对于老年、身体抵抗力较差的患者存在更大的皮肤囊袋和导线感染风险。心血管内科主任江斌介绍说:“胶囊起搏器体积仅有胶囊大小,重量不到2克,不需要导线,无需切开皮肤,因此避免了感染风险。医生通过患者股静脉把“胶囊起搏器”植入患者右心室的肌小梁中,通过局部的电回路完成起搏心脏的功能。微型的起搏器避免了囊袋感染、导线损伤和断裂等并发症,且植入后对患者的活动影响小,患者舒适性也会很好。”

通过手术,成功将起搏器植入到赵老先生最佳起搏部位。术后,持续心电监测显示:赵老先生心跳恢复正常,小“胶囊”开始正常工作,解除了赵老先生的生命威胁,顺利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胶囊起搏器”作为一款智能化的产品。它能感知到患者自身的心跳,当患者心跳高于设定的最低起搏频率时,它处于感知状态,并不起搏;当患者心跳低于最低起搏频率时,它就会起搏心脏让心脏跳动。保障患者的心跳不会低于设定的最低心率。“胶囊起搏器”有抗核磁开关功能,当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时,可以把抗核磁功能开启,就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了。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的增加,因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引发的心动过缓患者越来越多,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猝死。心内科医生建议:60岁以上老人应每年定期检查心电图,如出现心悸、黑矇、晕厥、不明原因的疲乏等症状,需及时到心血管专科进一步筛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排除安全隐患,恢复健康心率。

来源:红网

作者:王谦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0/51/140055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