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季春宜为患儿查房。
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记者 杨胜男 实习生 唐锦)进入暑期,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如何保障儿童安全地度过假期,是众多家长高度关注的问题。其中,预防异物误入是家长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不,暑假短短十几天,各种各样的异物让人大跌眼镜。
7月6日,家住湖南长沙的3个月的园园(化名)因意外吞服一枚螺丝钉,家长发现后,急忙带着园园来到医院接受治疗。园园入院后,普外一科医务人员迅速帮助园园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经过缜密的病情评估后,园园很快接受了胃内异物取出术,医师在园园胃内取出了一颗完整的长约4个厘米的螺丝钉。
左下腹螺丝钉清晰可见。
7月4日,家住衡阳县的8岁女孩言言(化名)因为耳痒自行用牙签掏耳,掏着掏着牙签断在耳道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右侧外耳道峡部近鼓膜处可见牙签样异物影,右耳道稍充血,鼓膜显示不清。由于孩子不合作,医师在急诊全麻耳内镜行下耳道异物取出术,在右侧外耳道近鼓膜处取出一约1cm的牙签头。
4月以来,小希(化名)反复出现咳嗽,当地医院将其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并予以输液抗炎治疗。病情虽有所好转,停药后又开始咳嗽。3 个月过去了,转诊至湖南省儿童医院,医生在全麻急诊下成功从小希的支气管中取出了一颗碎南瓜子壳。
家住张家界的7岁男孩淼淼近8个月以来反复咳嗽,近日,淼淼的咳嗽又加重了,遂至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7月2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为患儿在全麻下实施了支气管镜检加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右侧支气管入口黏膜充血肿胀明显,管腔大量脓液,最终在右侧支气管下叶取出异物大小约0.3cm×0.4cm×1.4cm的发光二极管。
耳鼻咽喉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它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成人高,按往年看,假期里,儿童意外耳鼻咽喉异物受伤事件,包括食管、咽喉部、鼻内、耳内异物及气管异物事件的概率均较高。其中,气管异物在小孩意外伤害中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异物卡喉有效的救治时间极短,危急时候家长首先要镇静,第一时间将患儿送到医院就治,同步开展争分夺秒的自救。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赵琴提醒,3岁以下的儿童最易发生异物卡喉。幼儿在进食、玩耍、哭闹、打嗝、咳嗽时,家长要特别留意,因为此时最易发生耳鼻咽喉异物,这是因为幼儿生理发育不成熟,对物体的感知能力较差,主要受本能意识支配,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而且他们的咀嚼吞咽功能也差,喉头的保护性反射未发育完善,幼儿进食时又爱哭闹,一不小心就会将小东西落进气管内。
不同部位的异物所致的症状各不相同。异物以耳部为主的,可出现耳痛、耳鸣、耳流脓等症状;鼻部异物以单侧鼻臭、鼻腔流脓为主要症状;而咽喉部异物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若异物较大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则可造成呼吸困难和窒息。
发生幼儿异物卡喉时,家长首先要镇静,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将患儿送到医院。如果幼儿是误吞了小物件,在就医之前,家长可试着用手指抠出或用筷子、钳子取出;如误吞较大的物品时,不要急于取出来,要设法让孩子将物品吐出来,或用手把异物牵出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将小孩头向下抱起,不断地拍背部,尽量争取将异物排出。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赵斯君教授提醒广大家长,要加强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防范意识,教育孩子不要养成口含玩物的习惯,如硬币、别针、铅笔头、签字笔帽、纽扣、橡皮擦、电池、大头针等;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保持安静,家长在孩子进食时,不要恐吓、责骂孩子或逗引孩子大哭、大笑。如果不小心误吸异物,照护者及孩子不要隐瞒,监护人不要责怪他们,以免延误诊断,加重病情。对异物史不明确的孩子,如果长期出现反复的咳嗽、发热,给予抗生素的治疗久治不愈的,应该到医院排出是否有气管、支气管异物。儿童作为一类特殊人群,没有安全意识,照护者更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与教导,教育其不要自行掏耳,尤其不用尖锐物如牙签、棉签、铁夹子等掏耳。如果耵聍(俗称耳屎)较多,应到专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耵聍取出。
来源:红网
作者:杨胜男 唐锦
编辑:周曼 实习生 邓欣怡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1/91/1408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