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通讯员 瞿嫦虹)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其发病率的攀升与我们的日常习惯紧密相连。在探讨糖尿病这一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时,近年来“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话题备受广大“糖友”关注。近日,谷医堂旗下华务星辰医学检验实验室副主任医师陈卫为市民及糖尿病患者深度解析了“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这一前沿话题,并揭秘了隐藏在肠道深处的“降糖密码”。
陈卫医生表示,肠道菌群的失调或是糖尿病的一个诱因或加重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肠道菌群与肥胖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在中国超重与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8%和18.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比例为41%、肥胖比例为24.3%、腹型肥胖[腰围≥ 90 cm(男)或≥85 cm(女)]患者高达45.4% 。可以说,现代诊疗手段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糖尿病典型特征“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之前的肥胖阶段,并相应扩大了这个阶段的病理人群,肥胖2型糖尿病已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体。
而肠道菌群与肥胖和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直接向神经系统发出信号,或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接发出信号,从而调节宿主摄食行为。
第二,肠道菌群与炎症
陈卫介绍,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慢性炎症的发生,这种慢性炎症不仅加剧糖尿病的病情,还可能增加胰岛素的抵抗,使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导致血糖水平难以有效控制。
肠道菌群与炎症的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衡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多个方面,导致全身慢性炎症的发生。例如,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和胆汁酸等代谢物,可通过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信号通路,对宿主健康产生影响。
第三,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而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的生成和吸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胰岛素抵抗。例如,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胰岛素抵抗,包括调节肠道激素分泌、能量代谢、免疫反应等。短链脂肪酸(SCFAs)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如GPR41和GPR43结合,促进肠道激素分泌,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YY(PYY),这些激素可以增加饱腹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对宿主的能量代谢和体重进行调节。
陈主任表示,肠道菌群还能影响降糖药物效果。肠道菌群能够通过改变肠道环境和酶活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降糖药物,不同人服用效果可能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
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陈卫医生提醒大众,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至关重要。当前,人们可通过肠道菌群健康检测获取详尽的肠道菌群数据,包括核心菌属构成、疾病风险预测、主要营养状况评估等,并据此制定科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策略。这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还能促进科学饮食习惯的养成,为个体的全面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瞿嫦虹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2/65/1419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