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痛风+降尿酸药,为什么“越吃越痛”?

来源:红网 作者:肖勇洪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唐锦 2024-08-02 09:43:12
时刻新闻
—分享—

“我患痛风多年,有时尿酸高出正常值一倍多,但痛风没有发作。前阵子服用降尿酸药后,痛风却立马发作了,而且越吃越痛,现在走路都困难,是不是这个药不能吃呀?”七旬王爹找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问诊。

医生检查后显示尿酸值正常,建议他继续规律服用降尿酸药,并配合止痛药、清热利湿蠲痛的中药方来对抗痛风急性期,后期再适当服用健脾护肾泄浊的中药方加以调治。“尿酸正常,为什么我还痛得走不了路呢?”王爹疑惑地问。

痛风与尿酸

痛风为临床常见代谢性风湿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以单钠尿酸盐沉积于组织诱发急/慢性关节炎症、组织损伤为临床特点。

正常情况下,体内98%的尿酸以“尿酸盐阴离子”形式溶解在血液中(可溶性尿酸),小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其在血液中的饱和度约为400μmol/L左右。若超过这个数值,可溶性尿酸就会沉积在关节、脏器形成尿酸盐结晶,继而诱发痛风,且高尿酸血症可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增高。

降尿酸疼痛加剧的原因

可溶性尿酸具有抑制痛风急性发作的功能,而尿酸盐结晶则促进炎症的产生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所以部分痛风患者就诊时,虽然检查提示血尿酸明显升高,但因血尿酸过高而产生的尿酸盐结晶与体内可溶性尿酸处于病态平衡状态,两者相互制衡,也可能不会诱发痛风。

应用降尿酸药后,可溶性尿酸迅速下降,进而打破了免疫炎症平衡的病态平衡,导致痛风发作增加;若血尿酸低于尿酸溶解饱和度,尿酸盐结晶缓慢、持续溶解可导致疼痛反复发作或难以缓解(又称溶晶痛)。

既然高尿酸状态下体内尿酸盐结晶与可溶性尿酸相互制衡,且无任何不适,降尿酸反而导致疼痛反复发作,是不是可以不降尿酸治疗了?正因多数痛风患者有这种错误的想法,止痛后不再进行规律的降尿酸治疗,时间一长,沉积于关节、肾脏、心血管等处的尿酸盐结晶越来越多,会导致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严重的还会发展成尿毒症。

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所以必须打破高尿酸状态下体内可溶性尿酸与尿酸盐结晶的病态平衡,科学规范降尿酸治疗,长期维持达标的尿酸值,才能使尿酸盐结晶晶体溶解,达到临床治愈痛风的目标。(通讯员 肖勇洪)

来源:红网

作者:肖勇洪

编辑:周曼 实习生 唐锦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2/94/141551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