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第一时间的急救请这样做

来源:红网 作者:陈璇 编辑:周曼 2024-08-07 12:12:51
时刻新闻
—分享—

“现场没有纱布,怎么隔开进行人工呼吸?”“可以用衣物实施隔开。”近日,在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开展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公益培训,讲师们一边讲解示范,一边解答群众疑惑。

当天,钟志军劳模创新工作室(长沙县北部医疗技能培训中心)急救专家和志愿者围绕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详细为群众讲解心肺复苏操作原理、胸外按压操作步骤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等,利用人体模型分步骤全程进行演示。

呼吸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呼吸心跳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识别和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复律治疗。

心肺复苏(CPR)是在呼吸心跳骤停时用人工方法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及呼吸,促使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挽救患者生命,并尽可能减少伤残。

为避免因无法准确判断病人脉搏情况而延迟或不启动心肺复苏,非专业施救者可以根据病人意识水平及呼吸状况而启动心肺复苏,不再强调以有无脉搏作为判定心脏骤停的标准,且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可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

判断与准备

1.评估环境:确保现场安全,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空气流通。

2.识别心脏骤停:当发现无反应或突然倒地的病人时,首先观察其对刺激的反应,如轻拍肩部并呼叫“你怎么样啦?”判断呼吸运动、大动脉有无搏动(10秒内完成)。突发意识丧失,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即仅有喘息),视为心脏骤停,呼救和立即开始CPR。

3.呼救高声呼救,请求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寻找AED,启动急救系统。

4.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主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除颤,前三者被简称为“C-A-B三部曲”。

心肺复苏操作

1.体位摆放:安置正确的体位,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理顺身体。

2.胸外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2)按压方法: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十指相扣,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手可以放在病人胸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儿童可用单手按压、婴儿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

(3)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儿童5厘米、婴儿4厘米。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放松的时间1:1,按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复苏终止,中断尽量不超过10秒。

3.清理呼吸道:判断有无颈椎损伤,予以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必要取下活动性义齿(假牙)。

4.开放气道:在患者口上盖纱布,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将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加压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颏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是垂直,以畅通气道。

5.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将另一手的拇指、示指捏住病人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完全包裹住病人的口唇,平缓向患者口中吹气,给予足够的潮气量,可见胸廓抬起,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的手,离开患者的口1秒,接着第二次吹气。每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通气,通气频率为10至12次/min。

6.除颤:80-90%的突发性心搏呼吸骤停的初始心率失常都是室颤,除颤是室颤最为有效治疗方法。

7.操作流程:开机→贴电极片(右锁骨中线2-3肋间,左腋中线4-5肋间)→连接导线→听语音提示。电极片贴好后,机器立即收到病人心电信号并开始分析是否为可除颤心律。语音提示:“建议电击除颤,不要触摸病人,按除颤键”。

8.按下电击键前,操作者需口头警告任何人不能接触病人。环视确认没有人接触病人。

9.语音提示:“电击完成,继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持续评估与重复循环

1.持续监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跳、呼吸和意识等。

2.评估与调整:每进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应暂停操作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3.有效指征:胸外按压有效的指征包括可扪及大动脉(如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扩大的瞳孔缩小并恢复对光反射,口唇、甲床由紫绀转红润,出现不自主运动或自主呼吸等。

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用力:在胸外按压时,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或胸骨骨折。

2.保持冷静:抢救人员应保持冷静和专注,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3.专业培训:心肺复苏是一项专业技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后才能进行。

急救知识普及

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知识应得到广泛普及,以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应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通讯员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陈璇)

来源:红网

作者:陈璇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2/99/141658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