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爹爹手写的感谢信。
红网时刻新闻1月4日讯(通讯员 刘孝谊 彭璐)“我们和赵祺医生初次见面,以前素不相识,他这样相信我们,帮助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他……”2023年12月28日,一位80岁来自湖南邵阳城步的谢爹爹及家属将一封亲笔写的感谢信交至湖南省肿瘤医院院办。
80岁的谢爹爹是一位肺癌患者,多次在该院接受抗肿瘤治疗,近来肺部肿块较前增大,经多学科讨论后需行放射治疗来控制肿瘤的继续生长。2023年12月11日上午10时多,谢爹爹和其老伴步履蹒跚地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一科的医生办公室,找到了赵祺医师,赵祺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后,立即决定为患者进行放疗前的定位准备工作。
可是,这位患者及老伴年龄较大,又没有年轻家属陪同,智能手机支付操作不顺利,腿脚不便,不宜反复搭乘电梯前往门诊缴费。眼看临近中午12时,患者及家属下午1时急需要赶车回邵阳城步的老家。赵祺毫不犹豫地为他们微信垫付3000多元放疗网膜制作及定位费用,患者老伴激动地说:“你不认识我,你相信我们吗?”赵祺低声地回答“没有相不相信的,我先帮你们解决眼前的问题。”缴费后赵祺又担心两位老人不熟悉后续流程,便带他们前往放疗中心。
在赵祺的帮助下,谢爹爹在12点前顺利完成了网膜制作及放疗定位,并顺利地搭上了1点钟回家的顺风车。到家后,谢爹爹及老伴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儿子,家人表示非常感谢。他们感谢赵医生信任理解病患的真心及对待工作认真的责任心,并加微信后退还了赵医生垫付的医疗费用。
事后,谢爹爹和老伴想要感谢赵祺医生,便亲手写下一封感谢信,在回到省肿瘤医院住院放疗时交到了赵祺手中,老两口认为这是对这名医生最简单、朴实的肯定。目前,谢爹爹仍在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一科住院,在完成本疗程放疗后,预计周末即可顺利出院。
简单的一个举动在寒冬里带给无助的患者一丝温暖,赵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卓越服务的理念,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父母心”。其实这并非赵祺医生第一次主动帮助患者,在他看来,此次伸出援手只是将心比心的结果,“作为医生,要会主动想患者所想;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有父母,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也希望自己家中的老人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赵祺说,自他2014年来到省肿瘤医院以来,一直将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告诉自己:医生不仅要治好患者身体上的病,更重要的是医好他们的心。2018年左右,赵祺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与他们交流,他开始主动添加患者微信,并将患者们拉进一个微信群,名为“赵小医的小圈圈”,群内有400余人。赵祺说:在头颈肿瘤领域,有许多经过5年、6年治疗预后良好的“毕业生”,有他们和“新生”进行交流,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可以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而他本人在工作之余也会积极为患者答疑。
“一直以来,我们科室都将患者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医患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在我们心里,患者的信任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和暖意;我们会以更好的服务、更精的技术来服务每一位患者。”头颈放疗一科刘峰主任带领的全体医护纷纷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刘孝谊 彭璐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5/96/1341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