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3个节气,冬季第5个节气,其特点就是寒冷。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正是小寒时节天气寒冷的生动写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阳气潜藏,阴气极盛。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注意顾护阳气,着眼于一个“藏”字,我们要遵循“护阳防寒、养肾为先”的原则。
按照《皇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下我们来谈谈小寒时节的日常调养。
饮食有节,补肾防寒。冬季饮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宜温补,尤以补肾防寒为要,可适当食用牛肉、羊肉、红枣、山药、冬虫夏草、黄芪、百合等,如药膳山药羊肉粥、虫草红豆饭、红枣百合粥等。
起居有常,早睡晚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小寒时节,保证充足睡眠,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注意防寒保暖勿伤阳气,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寒,阳气易散,外出时宜带上帽子;“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应穿好鞋袜,睡前热水泡脚,按揉脚底涌泉穴护阳;艾灸关元穴、肾俞穴防寒养肾,可改善腰腹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等。
情志有衡,保精养神。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小寒之时,应注意情绪调节,力求其静,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安宁,避免烦扰,晒晒太阳,保证冬令阳气伏藏,以利于来春阳气萌生。
运动养生,动则生阳。民谚: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日虽寒,仍需持之以恒锻炼身体,舒筋活络,通畅血脉,增强机体抵抗力。锻炼不宜太早,宜日出后进行,以免伤阳。锻炼前后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过度运动、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总之,三九小寒日,养生需牢记,起居要养阳,防寒务伤阳,养肾当为先,心态要平和,运动强体魄。
最后祝愿大家三冬暖,春不寒!(作者 长沙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营养师 汤娟)
来源:红网
作者:汤娟
编辑:周曼 实习生 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5/98/1342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