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40岁的华先生(化名)身高172公分,体重重达150公斤,身躯庞大的他面临着一个“超大号”的难题:他的胆囊壶腹部有一颗直径约4厘米大小的结石,导致胆囊肿大,腹痛难忍。
胆囊结石在肝胆外科很常见,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打几个0.5-1厘米大小的小孔即可取出结石,术式微创,患者恢复快。然而华先生的体型却让医生们“谈肥色变”,因为肥胖一直是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脂肪的堆积导致腹部操作空间狭小,为肥胖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不仅风险大,还存在术中麻醉气管插管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危险因素。对于腹部脂肪较多的患者来说,开腹手术还面临着伤口感染、伤口液化的风险。
由于华先生本人强烈要求行微创手术,同时也为了让他有更好的预后效果,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肝胆外科)团队积极讨论后,决定迎难而上。区别于体型正常的患者仅需要一名医生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腹部打孔,由于华先生腹部脂肪过多,肝胆外科团队安排两名助手提拉其肚皮,以帮助主刀医生探索式地在其腹部操作。
尽管脂肪的堆积导致腹部操作空间非常狭小,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肝胆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唐定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仅用时40分钟完成探查,发现患者膜腔粘连局限,胆囊及三角区重度粘连,胆囊明显肿大并被大网膜包裹,大小约为正常人三倍。
唐定带领团队用超声刀及电钩将胆囊切除后,从直径20厘米的胆囊中取出一枚鸡蛋大小的结石。临床上的胆囊结石小的仅有数毫米大小,大的可达1-3厘米,而华先生的胆囊结石直径超过4厘米。
唐定介绍,对于肥胖人群而言,更容易罹患胆囊结石甚至是巨大结石。胆囊功能为储存胆汁,随着人们大量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肝脏分解胆汁的压力增大,一旦无法从胆囊排出,剩余胆固醇长期积攒在胆囊内,会增加结石的危险。同时,随着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食物,体内脂肪的不断积累,不仅会影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容易导致基础代谢率变慢;一旦代谢出现问题,随着体型变化或者是年龄增长等原因,胆汁所含有的物质多少也会发生改变。脂肪、胆固醇长期在胆囊内累积,最终诱发结石。
因此,肥胖人群预防胆囊结石需要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罹患胆囊结石的肥胖患者,尽管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与难度,但有针对性地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肥胖患者同样可以安全和有效地进行腹腔镜手术。(通讯员 吴宇华)
来源:红网
作者:吴宇华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4/54/1434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