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儿夜啼怎么办?试试中西医“双管齐下”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璟怡 黄倩 编辑:马婉华 2024-11-12 20:51:3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通讯员 张璟怡 黄倩)夜啼是指小儿夜晚啼哭,白天如常,夜夜如此,甚至通宵达旦的一种病症,以1岁内的小儿多见。中医认为“阳人于阴则寐”,正常睡眠是阴敛阳、阳归阴的结果。而正常睡眠和觉醒互为因果。小儿夜啼是“睡眠-觉醒”障碍的表现形式。

近日,一名1岁5月龄的孩子小灰(化名),在妈妈的带领下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主任殷旭处就诊。小灰妈妈说:“最近这1个礼拜,小灰晚上老是睡不好,睡着以后有时候总会醒来闹一段时间,感觉他呼吸声也挺重的。有时候还会醒好几次,弄得大人也跟着睡不好,要起来哄睡。”

殷旭观察小灰的面色发红,舌苔黄腻,舌尖红,手脚喜欢乱动,眼神中透露着烦躁不安。哭声响亮且尖锐,口中微微有酸臭味。了解小灰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后,向小灰妈妈解释:这个现象在中医里叫做小儿夜啼,属于心惊积热带有食积,晚上白天吃太多消化不了,白天睡得多,晚上就会精力过于旺盛。

殷旭给小灰开了中药并配合小儿推拿调理,经过一周的治疗,小灰的夜啼症状明显减轻,面色逐渐恢复正常,舌苔变薄,口气减轻,大便也变得通畅,之前的情况基本消失。

中医角度看待夜啼

中医认为:成人有失眠,小儿为夜啼。夜啼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因素是孕母素体虚寒或孕母性情急躁,遗患于胎儿,后天因素是小儿心肝偏旺,心神不宁。

夜啼的原因有:惊恐、心火、脾寒和食积。其中惊恐与心火为心神不宁,脾寒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心神受到干扰而不宁导致胃不和而卧不安。此病因寒、热或惊恐所致,病证属性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居多,主要病位在心和脾。

西医角度看待夜啼

西医学认为:婴幼儿啼哭原因包括非疾病性和疾病性两大类。

非疾病所致者,包括情绪变化,饥饿,口渴,睡眠不足,饮食改变如断奶、喂乳不当致咽气过多等;外界不良刺激如过热,过冷,尿布潮湿,衣服过紧,被褥过重,蚊虫叮咬等。

疾病所致者,任何疾病凡是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的都有可能引起啼哭,其中以腹痛、口痛、头痛等最为多见;此外,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偏低,导致患儿神经兴奋性增强,夜间惊啼者亦不少。

小儿夜啼的治疗方向

先从调整脏腑、安和脏气、调匀血脉为主,选择温脾行气、清心安神的中医药物治疗,并结合推拿治疗,如按揉小天心或按压耳后高骨。

夜啼的预防应从孕期做起,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不过量食用寒凉、燥热之品。哺乳期要注意保养,少吃辛辣、肥腻的食物。除此之外,应帮助孩子养成日醒夜睡的好习惯,白天尽量不要让小儿睡得太多,临睡前让宝宝解尽小便,夜间少喂奶,睡觉要熄灯。

殷旭提醒,如果宝宝每逢喝奶时或喝完奶后爱哭,排便稀软有酸臭味,很可能是胃肠道原因;如果有发热现象,可能是感染体内有炎症的表现。这些都需要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检查和探索病因,从而对症治疗。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璟怡 黄倩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5/56/144455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