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被称为“死亡游戏”的低俗游戏悄然在校园中再次流行起来,让不少家长和老师深感焦虑。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已明文禁止这种通过特定动作让人快速窒息、达到缺氧状态的危险游戏,但如今它再次卷土重来,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死亡游戏”的身体危害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坤介绍,死亡游戏通过一系列不良动作压迫胸廓和心脏,导致心脏跳动异常,进而影响血流和呼吸。当正常的血流和呼吸受到影响时,全身多个脏器会出现缺血和缺氧现象。如果脏器中的细胞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其功能将逐渐减弱、丧失甚至坏死。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缺血缺氧尤为敏感。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脑供血量为750毫升左右,平均脑血流为每分钟100克脑组织40至60毫升,而当每100克脑组织供血低于10毫升,神经细胞就会停止工作,脑功能也相应受到影响。刘坤指出,大脑短时间的缺血缺氧可能导致一过性晕厥和意识不清,而长时间(4至6分钟)的缺血缺氧则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如长时间的昏迷甚至死亡。这是因为大脑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无法维持正常功能,长时间缺氧会导致脑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死亡游戏”的心理危害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程明则从心理角度分析了死亡游戏对孩子们的潜在危害。他指出,孩子们之所以对死亡游戏产生好奇和尝试的冲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好奇心和寻求刺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追寻刺激和新鲜体验。死亡游戏带来的窒息感和缺氧体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刺激,因此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同伴影响:在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孩子们非常注重同伴的认可和归属感。一些团体会将玩死亡游戏作为入团的条件或团队活动的一部分,导致一些孩子为了融入团体而尝试这种游戏。
模仿和攀比心理:孩子们往往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同龄人的行为。在死亡游戏中,一些男孩子会互相攀比,看谁敢尝试更危险的动作,这种攀比心理进一步推动了游戏的传播。
情绪疏解和掌控感:一些孩子将死亡游戏视为缓解负面情绪和获得掌控感的一种方式。在窒息和缺氧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产生幻觉或体验到一种特殊的掌控感,这种体验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具有吸引力。
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死亡游戏”
面对死亡游戏的威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远离这种危险游戏呢?刘坤和程明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死亡游戏的危害性。可以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讲座或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邀请医生或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这种游戏的危害。
增强沟通交流: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方式和技巧,避免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远离危险游戏。
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意义和价值。家长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引导孩子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比如,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医院、殡仪馆等地方,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提供替代活动: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家长和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健康的替代活动。比如,可以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艺术表演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缓解情绪。
加强监管和干预: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监管和干预。一旦发现孩子们参与死亡游戏或其他危险行为,应该立即进行制止和教育。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
生命教育对于引导孩子们远离死亡游戏具有重要意义。程明主任建议,学校可以从小学开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在生物课上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课上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引导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如,可以通过讲述家族历史、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传承和延续;还可以通过一起观看生命教育相关的电影、纪录片等来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死亡游戏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程明主任指出,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该注重正面引导,避免过度渲染或炒作死亡游戏等危险行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引导他们远离危险游戏。
死亡游戏的再现校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这个问题,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通讯员 郭君)
来源:红网
作者:郭君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5/59/1445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