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在某一部位受阻,无法顺畅通行。正如家中的下水管道堵塞会导致污水返流,肠梗阻同样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肠梗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改变肠管本身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引发全身生理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肠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痛、吐、胀、闭”:
疼痛: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弥漫性胀痛、持续性剧痛等,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而异。
呕吐:发病初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时间推移,高位肠梗阻患者的呕吐物可能包含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而低位肠梗阻患者的呕吐物则可能有所不同。
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密切相关。梗阻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高位梗阻患者因频繁呕吐,腹胀可能不明显;而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则可能出现全腹显著腹胀。腹部隆起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显著特点。
停止排便排气:在梗阻初期,尤其是高位梗阻,其下部的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这可能导致误诊为无肠梗阻或不完全肠梗阻。
为了预防肠梗阻的发生,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教授李铁钢建议:少食刺激性食物,以及年糕、糯米等容易粘黏的食物和较硬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遵医嘱,尽早进行胃肠功能恢复;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好心情;如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通讯员 田家惠)
来源:红网
作者:田家惠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56/55/1453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