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来,随着长沙温度的不断攀升,夜市里的卤虾、柠檬茶、凉拌菜摊子前也排起了长队。吃两口卤虾,再嗦上一口冰冰爽爽的柠檬茶,冰爽又解渴。但小心,有些毫无咸味的饮品和食物正在给你偷偷“加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祁双林提醒,有些常见的夏季解渴、凉爽美食,其实增加了人们日常摄入“隐形盐”的风险。
出汗多≠可敞开吃盐 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盖)。在饮食重油重盐的湖南,这个指标却已超标。《2022年湖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湖南人日均盐摄入量达到12.8克,远超世卫标准2.5倍。
事实上,肾脏每日对盐的代谢量是有“额度”的,超过负荷会导致水钠潴留,直接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等风险,并可能引发水肿、骨质疏松等问题。
另外,不少人还对吃盐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误区,认为夏季高温,导致人体通过汗液流失钠元素,便误以为“出汗多要多吃盐”。祁双林表示,实际上,人们每日出汗流失的钠仅占日常消耗的10%-15%,正常饮食已足够补充体内的钠元素,无需再额外摄入。而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让不少人过量摄入“隐形盐”的风险悄悄升高。
这些饮品看似解渴 实际在给你悄悄加盐
炎热的夏季,许多人酷爱喝冷饮来解渴,但许多饮品看似解渴,却含有为人所难以察觉的“隐形盐”。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柠檬茶。在夏季的街头巷尾,柠檬茶、酸梅汤等解暑饮品深受大众喜爱。但不少商家和厂家为了增强柠檬茶的清爽口感,会在其中添加小苏打(碳酸氢钠),它不仅能中和柠檬的酸性,还能延长产品保质期,然而也使得饮料中的钠含量显著增加。
酸梅汤。市售酸梅汤同样不容小觑,酸梅汤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平衡乌梅的酸涩,会加入大量的糖和盐,有些商家为了保证产品在常温下的稳定性,也会添加一些含钠的添加剂。另外,柠檬茶、酸梅汤之类饮品的含糖量往往同时超标,也会加剧食客的肥胖风险。
运动饮料。夏天运动出汗量大,运动饮料常被人们当作补充电解质的健康饮品,但对于非高强度运动者来说,它并非必需品。运动饮料主要是为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大量出汗的人群设计的,旨在快速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和水分。但普通人日常活动出汗量有限,饮用运动饮料反而会导致钠摄入过量。多数电解质饮料和运动饮料都添加了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只是微微出汗,最好选择钠含量在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饮料,最好不要超过100毫克/100毫升。
如何解渴又健康?推荐两个中药饮品方
如何在夏季喝到解渴又健康的饮品?祁双林推荐两个清热解渴的中药饮品方。
一、糙米薏仁水
【食材】糙米30g、薏苡仁20g、饮用水1000ml。
【做法】将糙米和薏苡仁洗净,提前浸泡2-3小时;放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待冷却后即可饮用。
【效用】清热解渴,祛湿利水,适合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
二、玉米须冬瓜皮水
【食材】新鲜玉米须10g、冬瓜皮(去外皮)20g、饮用水800ml。
【做法】将玉米须和冬瓜皮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饮用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过滤掉残渣后饮用。
【效用】利尿消肿,清热解渴。
(通讯员 陈安妮 刘丹)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安妮 刘丹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0/50/1504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