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6月13日讯(通讯员 曾欣欣)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沈贤波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全腹腔镜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重建术。经文献检索,国内外尚无此类手术的相关报道。该手术的成功,为下腔静脉肿瘤患者带来创伤更小的治疗新选择。6月11日,患者何先生来院复查,结果显示:重建血管血流通畅,肿瘤无复发。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负责将下半身的血液输送回心脏,堪称血液循环的“主干道”。发生于下腔静脉的平滑肌肉瘤较为罕见,由于位置较深,周围密布重要的脏器和血管,手术空间极其狭小,操作容错率极低。传统开放手术需进行大切口,创伤巨大,术中易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因此,下腔静脉的手术操作一直被外科医生视为“生命禁区”。
湖南衡阳69岁的何先生因腹部胀痛在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发现:胰头后方的下腔静脉长了一个蛋大的肿块。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于2025年5月7日慕名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二病区(肝脏外科&器官移植专科)主任沈贤波教授处就诊,随后被收入肝胆二病区住院治疗。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发现:何先生的肿瘤位于肾静脉平面以下的下腔静脉段,直径约5厘米,且与左右肾静脉关系密切。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沈贤波教授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决定迎难而上,挑战“全腹腔镜下肿瘤切除及下腔静脉重建”这一微创外科巅峰技术。
5月12日,专家团队通过腹部几个钥匙孔大小的操作通道,借助高清3D腹腔镜系统提供的放大视野,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精准游离显露、无血精准切除、人工血管重建“生命通道”等一系列精准的操作。
整台手术真正做到了极致微创、精准控制、完美重建、快速康复。手术全程在腹腔镜下完成,避免了大切口带来的巨大创伤;术中出血量被严格控制在50毫升以内,远低于同类开放手术,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人工血管吻合精准,血流恢复通畅;得益于微创优势,患者术后恢复异常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第五天便出院回家。
“这一手术的成功,是微创外科理念在复杂血管重建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实践。充分证明了全腹腔镜下完成大血管复杂切除与重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沈贤波教授表示,相比开腹手术,该手术具有创伤最小化、出血风险锐减、恢复期显著缩短等明显优势。极大减轻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高清放大视野和精细操作显著降低了致命性大出血风险;患者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为因身体条件无法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也为全球范围内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湖南经验”。
来源:红网
作者:曾欣欣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0/57/1503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