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38岁的李女士却被腹部一阵又一阵剧烈的疼痛折磨着,像有把尖刀在不断切割,她痛苦地蜷缩在沙发上,额头布满冷汗。这已经是她腹痛的第三天,疼痛越来越剧烈,让她连直立行走都变得十分困难。在家人的搀扶下,她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急诊科。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了急性阑尾炎。
按照传统治疗思路,外科切除阑尾是常见选择,但考虑到患者对微创治疗的需求及病情特点,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长沙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忆岚与主治医师蔡楚泉决定为她实施ERAT手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这场特殊的手术无需手术刀划开皮肤,可在保留阑尾的情况下快速康复,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手术室里,李忆岚和蔡楚泉分别操控着肠镜和子镜,当肠镜抵达盲肠,看到红肿充血的阑尾腔开口,阑尾子镜通过肠镜缓慢进入阑尾腔内,随着生理盐水的缓缓注入,显示屏上的画面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颗颗如同米粒大小的粪石被水流带动着排出,阑尾腔梗阻解除。
“这好比用高压水枪冲洗堵塞的下水道。”当最后一缕脓液被清除干净,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本覆盖着脓液、肿胀的阑尾壁在镜头下慢慢变得清晰,阑尾腔内的液体逐渐变得清澈。手术结束后,李女士的腹痛明显缓解,“就像做了一次无痛肠镜,醒来腹痛就好了!”她感慨道。
为何阑尾切除曾是百年“标准答案”?李忆岚介绍,急性阑尾炎化脓后存在穿孔风险,外科切除曾是快速解除威胁的有效手段,但这意味着体表疤痕、腹腔内操作及较长的术后恢复期。ERAT技术的突破在于它不切除阑尾,它利用人体自身的自然腔道建立起“治疗通道”,内镜在这里既是洞察病灶的“眼睛”,又是清除障碍的“双手”,从源头消除炎症。术后第二天查房,李女士看着自己腹部光洁的皮肤,满脸笑意;第三天她就恢复了正常饮食,相比传统手术一周的住院期大幅缩短。
李忆岚介绍,阑尾并非“无用器官”,它储存着肠道益生菌,对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ERAT术通过结肠镜经自然腔道直达阑尾开口,在内镜直视下通过冲洗、引流、取石等操作解除阑尾腔梗阻,无需切除器官即可治愈炎症。该技术既能精准清除病灶,又能保留阑尾完整结构,尤其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化脓性阑尾炎或粪石梗阻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全新治疗选择,ERAT术给了患者一个守护身体“原装”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机会。(通讯员 蔡楚泉 周溪琳)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蔡楚泉 周溪琳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0/74/1508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