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1日讯(通讯员 胡佳庆)近日,38岁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周先生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他在高温长跑后突发热射病,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科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
周先生爱好徒步,每天都要跑步和爬山锻炼身体,即使高温天也从不间断。就在近日,上午气温直逼39度,周先生在持续长跑中突感全身乏力、行走不稳、剧烈头痛、心跳过速,他误以为是没有休息好,只是普通的疲劳,而且自己年轻身体好,未予重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他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抽搐的症状,同行的伙伴发现后,立即让他休息,并且尝试给他降温补水,但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呼吸急促的加重情况。
大家赶紧拨打120,并将其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时,患者体温已飙升至40℃,确诊为致死率高达60%的重症热射病。经积极的紧急治疗,进行了冰毯降温、补液、抗休克治疗等,周先生体温逐渐下降,最终脱离危险,转入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
认识热射病:高温季的“头号健康杀手”
热射病作为中暑的最危重阶段,具有三大特征: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功能障碍,如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衰竭、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等。流行病学显示,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或者运动2小时~4小时即可发病,老年人群和体力劳动者尤为高危。若未在“黄金1小时”内有效降温,病死率将显著升高。
与死神赛跑:掌握急救关键措施
第一,快速物理降温:立即转移至阴凉或者通风环境;冰袋放置颈部/腋窝/大腿根(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冷水擦拭全身,尤其是前胸后背。
第二,紧急液体复苏:尽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及电解质液;大量补液、补充水分;冬眠治疗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情况下可入冰柜紧急降温;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第三,专业支持:立即呼叫120并说明疑似热射病;转运途中持续降温措施。
科学预防:急诊科专家的防暑锦囊
避高温,强防护:避免10:00-16:00高温时段户外活动;随身携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戴透气遮阳帽、太阳镜,穿浅色宽松衣服;太阳穴可涂清凉油。
调饮食,勤补水:饮食清淡,多喝绿豆汤、冬瓜薏米汤,少食辛辣燥热之物;定时少量多次喝水,出汗多时及时补充电解质水。
有不适,速应对: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移至阴凉处;冷水打湿手腕、颈部降温。
识危重,抢时间:警惕先兆症状,发现意识不清、抽搐、高热者,立即冰敷大血管(颈、腋、腹股沟)、冷水擦浴降温,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特殊人群(慢性病患者、儿童、孕妇)需定制防暑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胡佳庆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