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个月科学减重24斤,他的血糖恢复了正常

来源:红网 作者:孙敏 编辑:甘伟萍 2025-07-31 16:30: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通讯员 孙敏)糖尿病已经越来越年轻化,而“年轻化”的糖尿病,更加可怕。在得知40岁前得糖尿病,死亡风险更大后,长沙38岁的王振业(化名)下定决心要改变。在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经过治疗和指导学习,他掌握到了科学的控糖方法,并在停用降糖药物3个月后,血糖仍达标,达到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成功“逆袭”。

38岁确诊2型糖尿病,他才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正在悄悄“收割”年轻人,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沙市望城区的王振业就是被“收割”的一员。

今年3月初,王振业莫名地感到口干、视物模糊,总是要上厕所,没生病却全身乏力、不舒服。前往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后,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的血糖值异常之高,血酮阳性,最终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经过住院治疗,王振业的血糖暂时稳定下来。然而,出院时医生开具的四种降糖药让他难以接受。“我才38岁,难道就要一辈子靠吃药维持?” 王振业不甘心就此妥协,他决心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

几经打听后,他来到长沙三真康复医院梅溪湖院区主任医师唐福明处就诊。经过仔细问诊和评估,唐福明发现,这个年轻人的高血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超重(BMI达31.55)有很大关系。而且,因缺乏对糖尿病的认知,没有掌握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方法,导致他在四种药物的加持下,空腹血糖依旧不达标。

在对话中,唐福明也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对于疾病的焦虑和想改变的决心,于是建议王振业接受“双强化治疗”(双强化治疗是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生活方式强化干预),“胰岛素强化治疗迅速清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诱导出糖尿病缓解,生活方式强化干预可以帮助你短期内掌握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法。你还处于新发2型糖尿病阶段,只要治疗方法正确,完全有希望获得缓解。”王振业决定试一试。

学会“吃”和“动”后,他不仅瘦了、血糖也正常了

针对王振业的情况,三真糖尿病康复团队为其制定了“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饮食管理+运动康复”的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除此之外,团队还对王振业进行了一对一的生活方式管理训练。经过8天治疗,王振业的胰岛素用量从最初的31.9单位/天降至5单位/天。出院后,康复团队通过微信、电话持续进行康复指导。19天后,他成功停用所有降糖药物,仅依靠饮食和运动管控住了血糖。

近日,停针停药三个月后,他来到医院复查,检查结果喜人:他的体重从4个月前的86.4kg降到了74.2kg,腰围缩小了13cm,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均正常,成功达到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是你们帮我重获健康!”这个结果让王振业非常激动,“我会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让糖尿病彻底远离我的人生!”

糖尿病年轻化:现代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健康警钟

在制定康复方案前,康复团队会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其中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专项分析是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的重要依据。

以王振业为例,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存在明确关联。经详细评估发现,王振业的饮食结构明显失衡:偏好高油高盐食物,蔬菜摄入量不足导致膳食纤维缺乏,同时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且每日饮水量不足。生活方式方面则表现为:经常熬夜,睡眠长期不足,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长此以往,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叠加效应渐渐“拖垮”胰岛,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

医学上,将像王振业这样40岁前确诊的称之为早发2型糖尿病。有研究结果显示,早发型患者的超额死亡风险是晚发型患者的2.4倍,且常伴早发微血管并发症及血糖失控。

“控糖一定要趁早!”唐福明提醒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且体重超标的年轻群体,及早进行健康筛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并干预。“糖尿病真正可怕的不是高血糖本身,而是它导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中,有太多患者因延误就医而付出沉重代价。唯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阻断并发症的进程。”

同时,他也希望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能重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性作用,避免单一依赖药物治疗。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减少药物依赖、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共病情况的发生。“保持健康均衡饮食、充足运动、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做好体重管理——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不仅是对抗疾病的利器,更能为自己赢得一个更美好、更有活力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孙敏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01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