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记者 周曼 实习生 喻锦慧 通讯员 张亚娜 江洋)白纹伊蚊(俗称 “花蚊子”)是基孔肯雅热等急性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目前在湖南省内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同时,湖南有大量人员在广东务工,加之暑期正值旅游旺季,人员跨区域往来频繁,这使得湖南疫情输入风险显著增加。
对此,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主任技师黄谊提醒,当前湖南不仅输入风险较大,还存在引发本地病例的可能性,需格外警惕。她为公众支招家庭防蚊措施的同时建议,尽量减少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游,若确需外出,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全程做好防蚊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我省只有白纹伊蚊。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人被带毒伊蚊叮咬后,约经1至12天的潜伏期后发病,多为3至7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7天具有传染性。该病以轻症表现为主,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爆发和流行。该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间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病毒对热敏感,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专家支招防蚊:从清除积水到科学防护
伊蚊依赖积水繁殖,家庭作为蚊虫孳生和叮咬的高频场所,正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相关感染疾病传播”,黄谊提醒,防蚊的核心在于清除积水,这是阻断伊蚊繁殖的关键。
阳台与窗台是积水 “重灾区”。花盆托盘需每周彻底清洗,避免积水残留;闲置的水桶、脸盆、玩具、轮胎等应倒扣存放或收入室内,废旧瓶罐及时丢弃;阳台地漏需加装防蚊网,每周用开水冲洗杀灭蚊卵。水培植物每周换水1-2次,清洗根部和容器;小型水景可投放食蚊鱼。
同时,黄谊建议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驱蚊酯的驱蚊液,尽量避开早上7:00-9:00、傍晚16:00-18:00蚊虫活跃时段外出,远离草丛、树荫、积水等蚊虫密集区。必要时可借助化学药剂增强防护。室内可使用正规品牌的电蚊香液、蚊香,睡前1-2小时点燃,睡觉时关闭并通风。
“家庭是防控蚊虫传播疾病的第一道岗,从清除积水到科学防护,每一步都关乎家人健康。”黄谊提醒,需特别注意的是,儿童、孕妇、老人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房间,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儿童在户外活动,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等药品,回家后需清洗干净。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实习生 喻锦慧 张亚娜 江洋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