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文擘彬 李艳 长沙报道
近日,肖女士笑容满面地走进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复诊。两个月前,她曾因脑部恶性肿瘤濒临绝境。
突发:偏瘫失语 病情危重
两个月前,肖女士因为突发偏瘫失语被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检查显示右脑顶叶运动区有占位病变,且水肿明显。医院立即召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血液肿瘤科进行多学科讨论。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凌云认为,肖女士病情重且进展快,病变很可能是脑淋巴瘤。若开展手术,由于病变位于脑功能区,切除后偏瘫很难恢复,建议通过微创活检后再进一步治疗。多学科团队一致同意神经外科的意见。患者决定接受微创活检手术明确诊断。
挑战:神经外科的精准“艺术”
病变合适的活检范围不过2厘米,如何确保微创活检万无一失?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肖女士实施高精度的3D打印数字化定位“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 。
这项手术如同“针尖上的舞蹈”:
定位精度要求高:需利用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将活检路径精确规划至毫米级,避开所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束。
操作空间狭小:通过微小的骨孔,使用纤细的活检装置抵达深部靶点,操作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病理样本要求精准:必须在最小损伤的前提下,精准获取足够且高质量的肿瘤组织,这对后续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至关重要,直接决定肿瘤科能否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耐受性挑战:肖女士当时身体状况较差,对麻醉和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有限,要求手术必须快速、精准、微创。
手术室里,神经外科团队屏息凝神,借助先进的导航设备,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最终,手术团队安全、准确地获取了关键病变组织样本。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大B细胞淋巴瘤脑转移,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坚实的“路标”。
接力:“走着来”就是最好的感谢
明确了诊断的肖女士被迅速转入血液肿瘤科接受针对性的放化疗及免疫靶向等系统治疗。神经外科精准获取的病理信息,如同点亮了治疗的灯塔,让肿瘤科的治疗方案有的放矢。
令人惊喜的是,肖女士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基本消除,神经功能迅速恢复,很快就能下地行走,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肖女士感觉能够独立行走时,她决定走着回到神经外科:“我要向我的救命恩人们当面致谢。”
“医生,您看,我现在能自己走着来看您了!”门诊室里,肖女士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当初躺在病床上,真不敢想还能有今天。谢谢你们!”
对于神经外科团队而言,肖女士稳健的步伐和由衷的笑容,胜过千言万语。
“肖女士能够走到我们的诊室,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今后我们将继续勇攀技术高峰,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张凌云说。
来源:红网
作者:文擘彬 李艳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83/1508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