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讯(通讯员 王家祺)近日,62岁的张先生在家中突发右侧肢体无法活动、言语不清。家人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病后关键的3小时内将他送达长沙市第一医院。
急诊医生迅速为其安排了头部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进一步的血管造影检查(CTA)明确显示,供应大脑左侧语言和运动区域的主要血管(大脑中动脉)发生了急性闭塞。幸运的是,先进的脑灌注成像(CTP)技术显示,尽管血管堵塞,但该区域仍有大量“可挽救”的脑组织,这为紧急手术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希望。
医院卒中团队迅速响应,启动绿色通道。在患者入院后的90分钟“黄金时间窗”内,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家祺成功为张先生实施了微创动脉取栓手术,将堵塞血管的血栓精准取出,迅速恢复了脑部血供。术后一周复查时,张先生已能够独立行走,发病时丧失的语言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王家祺表示,张先生的快速康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送医及时、精准的诊断和在黄金时间窗内完成的取栓手术,再次凸显了“时间就是大脑”对于急性脑梗(中风)患者的极端重要性。
他表示,一旦出现“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中风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分夺秒送医。目前,取栓术对于大血管闭塞型脑梗患者来说,是黄金治疗手段,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和功能,显著降低致残率。
急性脑梗死,俗称“脑中风”是威胁生命的急症,每延迟1分钟治疗,患者就可能损失190万个脑细胞。近年来,介入取栓术因其高效性成为救治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介入取栓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导管,直达脑部堵塞的血管,用取栓支架或抽吸导管将血栓“抓取”或“吸出”,快速恢复血流。相比传统静脉溶栓,取栓术对大血管闭塞(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再通率更高(约80%-90%),且时间窗更长。
治疗流程: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
快速识别症状:“FAST”原则(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言语不清、立即就医)。
急诊评估:到院后10分钟内完成CT平扫,必要时加做CTA/CTP。
多学科决策:神经内科、介入科、影像科共同制定方案。
手术实施:从股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平均耗时60-90分钟。
术后管理:密切监测出血风险,控制血压,康复治疗尽早启动。
介入取栓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了重生机会,但时间窗和精准评估是核心。牢记“时间就是大脑”,一旦疑似中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血管再通。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未来个体化评估将更精准,让更多患者获益。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家祺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90/1510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