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日讯(通讯员 翁谦 杨艳)近日,长沙的天气日渐炎热,伴随高温到来的,还有让家长们提心吊胆的手足口病。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近期接诊了不少手足口病患儿,部分孩子甚至出现了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表现。面对这个“老对手”,家长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无需过度恐慌,关键在于早识别、早应对,掌握科学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为孩子筑起一道健康防线。今天,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谭鑫就带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疾病,守护宝贝安然度夏。
什么是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潜伏期多为2-10天。一般急性起病,可伴有发热,口腔黏膜有疱疹,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可伴有食欲不振、流涕、腹泻等症状。
预后:大部分患儿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可引起脑脊髓炎、脑炎、肺水肿等症状,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若出现持续高热(>39℃)、呕吐、精神差、嗜睡、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多汗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警惕重症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可经消化道(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和密切接触(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传播,同时儿童可通过共用玩具、游乐设施、餐具用具等进行传播;肠道病毒感染者中隐性感染比例较大,往往难以发现,极易将病毒传播给幼童。
为什么近期高发?
气候条件:病毒在湿热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
户外活动增多:幼童出汗较多,皮肤表面潮湿,更容易传播。
夏季室内空调使用频繁,若通风不良,空气流动性差,增加了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的风险。
儿童聚集场所(如托儿所、游乐场)人员密集,频繁接触,容易交叉感染。
个人免疫力因素:免疫力低,更容易感染。
预防措施是关键:
保持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液彻底洗手很重要。定期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婴幼儿喜欢咬玩具,也要注意对玩具的清洗。物品的消毒可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无效;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飞沫可以传播疾病,及时保持空气新鲜,就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流行季节,孩子们尽量减少聚集;
尽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出现症状的3-5天传染性最强;
接种疫苗:目前有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毒会反复感染吗?
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余种,而这些病毒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力。所以,即便孩子曾经得过手足口病,在接触到其他致病病毒时,依然可能“中招”,家长们仍需注意预防。
来源:红网
作者:翁谦 杨艳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94/1509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