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来临,儿童健康问题再度引发家长关注。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打呼噜”、张嘴呼吸,便忧心是否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能否自愈、是否需手术以及切除是否影响免疫力等问题。近日,长沙泰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针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问题进行了专业解读,帮助家长科学认识这一常见儿童健康问题。
什么是腺样体与扁桃体?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扁桃体又称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呈橘瓣状。
长沙泰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毛坤华介绍,扁桃体在孩子4岁后免疫功能基本退化,腺样体6-7岁开始萎缩,10岁后逐渐萎缩。若未按时“退场”,则可能引发问题。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导致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容易出现鼻塞、鼻子干燥出血、闭塞性鼻音、张口呼吸、睡觉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这些症状极易诱发鼻窦炎、中耳炎、呼吸道感染以及腺样体面容等。值得注意的是,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很难完全恢复,会给孩子的外貌和心理健康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长期口呼吸、鼻子不通气,就不能吸入足够氧气,导致缺氧,引起睡眠不安稳,长期的睡眠不好会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更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可以自愈吗?
对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不用手术,自己可退化萎缩”的观点,毛坤华表示不可取。生理性肥大和萎缩不影响儿童呼吸吞咽与正常发育,但病理性增生肥大妨碍呼吸吞咽功能时,若退化时间久或不萎缩,会严重影响儿童正常发育,此时及早手术干预意义重大。
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
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都要手术。若孩子腺样体轻度肥大,临床症状不严重,可暂时观察,适当对症治疗,调整睡觉姿势。但出现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4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腺样体肥大导致中重度鼻塞且保守治疗无效持续至少1年、因腺样体肥大致鼻炎等疾病反复发作等情况,建议尽快手术。
【手术切除对孩子影响大吗?】
不少家长担心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影响孩子免疫力,且担心全麻对孩子大脑有影响。毛坤华称,3-4岁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较完善,切除后不会有远期免疫功能减退影响。术后1-2个月免疫力可能受短时间影响,但周边淋巴器官会代偿,免疫力可恢复正常。
毛坤华提醒,家长不可轻视孩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问题。暑期是解决耳鼻喉问题的黄金期,若孩子有睡觉打鼾、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等症状,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检查,以免贻误病情。(通讯员 小姿)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95/1509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