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4日讯(记者 周曼 实习生 喻锦慧)近日,长沙开启“煎烤”模式,最高气温升至35℃以上。“随着三伏天的脚步日益临近,人体阳气旺盛、毛孔张开,正是养生好时机。”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专家王焱华指出,此时可借助“天灸”与“地灸”两种养生方式,调节身体机能。
王焱华介绍,“天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敷于人体穴位,如膻中穴位或大椎穴位,利用药物的温热刺激和穴位的经络传导作用,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在家中,可将姜丝和花椒这类家常食材加热至40摄氏度,儿童灸15~20分钟,成年人可延长至3~4小时,幼儿则用姜片在穴位来回轻按,避免直接敷贴。
“地灸”就是脚踩小石头或黄土地,从而达到“接地气”的目的,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王焱华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脚踩黄土地能吸收大地阴气,调节阴阳平衡,增强脾胃功能。上午9~11点地气升腾,此时选择干净黄土地,赤足行走或站立,让脚部充分接触土地效果更佳,每次15至30分钟即可。
不过,王焱华提醒,“天灸”和“地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主要针对阳虚或阳虚夹痰湿体质者。这类人常畏寒怕冷、易疲劳,或伴身体困重、舌苔厚腻。如果不确定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后再操作,避免因盲目操作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喻锦慧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1/96/1510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