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月起 “鼠标手”等正式列入职业病!专家详解如何自测与康复要点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龙兴瑜 编辑:李雅婷 2025-08-18 17:00:5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8日讯(记者 周曼 通讯员 龙兴瑜)你是否在长时间使用鼠标感到手腕不适?是否在长时间玩手机后手指不听使唤?注意,这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在作祟。

8月1日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职业性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首次被纳入保障范围。此次调整是继2013年后我国职业病目录的又一次重要更新,新政策实施后,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劳动者若确诊“鼠标手”,可依法享受职业病相关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

“只有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患上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可享受职业病相关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不包括办公人群。”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骨科主任医师孙锋提醒。但从临床实际接诊情况来看,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骨科门诊接诊了大量类似患者,女性尤其多见。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而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影响手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

孙锋提醒,腕管综合征是信息社会常见的职业相关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与人们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案,尤其适合轻中度患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同时,他也提醒广大职场人士,要注意调整工作生活习惯,加强手部肌肉锻炼,以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至正规医院骨科门诊咨询就诊。

科普时间

为什么会发生腕管综合征?

①手腕的过度使用与压迫

重复性手部动作:长期打字、使用鼠标、操作仪器、手工劳作等,导致腕管内肌腱滑膜反复摩擦、增厚。

腕部外伤或骨折:腕骨结构改变,直接造成腕管狭窄。

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占据腕管空间,压迫神经。

②全身性疾病的隐患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增加神经对压迫的敏感性。

妊娠与更年期: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水钠潴留,腕管内压力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增生,直接压迫正中神经。

肥胖:腕管内脂肪组织增多,增加压力。

如何自测“鼠标手”?

①感觉异常: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靠近拇指一侧)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或蚁走感。夜间或清晨症状常加重,甚至会将人“麻醒”,用力甩手后可能暂时缓解。

②疼痛:不适感可局限于手腕,也可能向前臂、肘部甚至肩部放射。

③运动障碍(中晚期):可出现拇指对掌无力、抓握力量下降。严重时可见大鱼际肌(拇指根部肌肉)萎缩,手部功能明显受限。

注意!康复与预防是关键

①调整工作生活习惯

避免手腕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屈伸;使用鼠标键盘时保持手腕平直,手臂不要悬空;定时休息(每小时活动手腕5-10分钟),做轻柔的伸展运动。注意手腕保暖。

②加强手部肌肉锻炼

动作一:肌腱滑动。将手指从指尖向掌心方向屈曲,直至握拳,大拇指可保持伸展状态,随后再恢复握拳姿势。此动作每日建议进行3-5次。

动作二:正中神经滑动。保持前臂伸直,掌心朝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指,向下牵拉正中神经,持续10秒钟后,缓缓恢复原位。每个动作可重复5次左右,每天坚持练习。注意:在牵拉过程中,若手部出现麻木或刺痛感,应立即停止。

来源:红网

作者:周曼 龙兴瑜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086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