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厘米神经鞘瘤“埋伏”脑干 专家团队10小时精准“排雷”

来源:红网 作者:张蓓贝 编辑:杨胜男 2025-08-11 10:32: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 张蓓贝)家住邵阳的王先生一个月前莫名出现听力、视力下降,还伴着持续头晕,症状一天天加重,不仅搅得他吃不好睡不香,连日常活动都成了难题。多方打听后,他慕名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找到了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刘坤。

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王先生颅底长了一个直径近6厘米的巨大肿瘤。进一步查体发现,他的右侧三叉神经、滑车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小脑功能均已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结合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资料,专家团队确诊为三叉神经鞘瘤。

图片1.png

术前影像。

“三叉神经鞘瘤是起源于三叉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在颅内神经鞘瘤中仅次于听神经瘤,位列第二。”刘坤介绍,这类肿瘤多生长在中后颅窝,随着体积增大,会压迫三叉神经、小脑及后组颅神经(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引发一系列症状。

他进一步解释:“患者可能出现面部感觉障碍、麻木、行走不稳、肢体共济失调等表现。当肿瘤体积较大累及后组颅神经时,还可能导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极少数患者会伴有脑积水。”由于该病总体发病率较低且进展缓慢,早期或体积较小时症状往往较轻,治疗相对简单;但一旦发展为巨大肿瘤,出现严重咀嚼功能障碍、耳鸣、耳聋等症状,治疗难度和手术风险就会显著提升。

而王先生的情况尤为复杂。“肿瘤位于中后颅窝,体积巨大,像‘藤蔓’一样包裹了第Ⅲ、Ⅳ、Ⅴ、Ⅵ对颅神经和颈内动脉岩骨段,还侵袭了海绵窦,基底动脉从肿瘤中间穿行而过。更棘手的是,肿瘤与脑干、中脑及桥脑紧密粘连,已经造成明显挤压。”刘坤坦言,这样的病情让手术难度和风险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图片2.png

术后影像

面对挑战,刘坤团队没有退缩。经过周密术前准备,一场长达10小时的精细手术拉开序幕。术中,专家们凭借精湛技术,不仅将肿瘤完整切除,还成功保护了受累的滑车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小脑上动脉等重要结构。

术后查房时,王先生神志清醒、言语流利,恢复情况远超预期,能正常交流和进食。看到省二医神经外科团队为了患者精诚协作、连日奋战的身影,家属对治疗效果充满感激。目前,王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张蓓贝

编辑:杨胜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55/151919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