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睡眠杀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危害大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2025-08-25 10:16:51
时刻新闻
—分享—

睡眠本应是放松愉悦的时刻,却可能潜藏致命危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沉默杀手”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长沙泰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衡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俗称的打呼噜、鼾症,包含阻塞性、中枢性及混合性,最常见的是阻塞性呼吸暂停引发的窒息。人在睡眠时,若患有此症,口咽部肌肉松弛,气道阻塞,空气无法进入肺部,身体本能强力呼吸,患者便会出现打鼾、间歇性憋气和粗喘气息。

此病危害不容小觑。患者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风险;神经系统上,大脑缺氧会引发脑卒中、痴呆症,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呼吸系统可能并发夜间哮喘,引发肺动脉高压等;内分泌系统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易引发糖尿病,引起脂肪代谢紊乱。此外,儿童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发育迟缓,还会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引发心理问题,影响生活工作。

哪些人更易“中招”?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挤压气道;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松弛,喉部肌肉松弛使呼吸道变窄;患有鼻腔/咽喉疾病,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等;吸烟饮酒会引发气道炎症、松弛咽喉肌肉;服用镇静药物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加重气道阻塞;颌面结构异常(如小下颌、下颌后缩等)的遗传因素人群也需警惕。

如何发现这一“杀手”?若打鼾时忽大忽小,有“憋气 - 喘气”循环;夜尿≥2次,晨起头痛、口干;白天严重嗜睡;家人发现睡觉时脸色发紫、手脚乱动,应及时就医。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金标准”,能全面监测睡眠中的多项指标,准确判断病情。

若已患病也不必恐慌,有多种治疗方式。轻度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如积极减肥,戒烟、戒酒、戒服镇静安眠药物,养成侧卧位睡眠习惯;轻中度阻塞型(尤其下颌后缩者)可佩戴口腔矫正器;中重度患者可使用CPAP呼吸机,睡眠时佩戴面罩输送气流撑开气道;针对明确的上气道结构问题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且可能复发。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打鼾发病率高达15%,睡眠打鼾人群中约每5人就有1人会出现睡眠中频繁呼吸暂停,未经治疗的重度患者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了解、警惕此病信号,及时识别干预,才能守护健康睡眠与长远健康,如有疑虑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通讯员 小姿)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69/15224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