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倡导通过合理膳食和运动防控肥胖。随着“体重管理年”行动的全面铺开,全民减重热情高涨。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医生提醒,部分人群易陷入误区,尝试通过高负荷运动突击减重,却极易诱发横纹肌溶解症。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肌肉细胞因过度损伤破裂导致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毒性物质入血的急症。肌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形成管型,引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肌酸激酶(CK)飙升可超过正常值500倍,直接威胁肾功能。
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
典型三联征:肌肉剧痛、乏力、浓茶或酱油色尿。
隐匿表现:大部分患者仅出现恶心、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为感冒或中暑。
诱发因素
突击式运动:久坐的白领为快速塑形,盲目进行高强度动感单车、深蹲,忽视身体信号,误将肌肉剧痛视为“燃脂效果”,直至出现酱油色尿液才就医。
高危组合行为:健身结束后食用小龙虾(含潜在肌肉毒素)或饮酒,进一步加剧肌肉损伤。
如何避免横纹肌溶解症?
避免横纹肌溶解,需遵循“渐进、适应、防护”三原则。
新手可以从中低强度有氧(快走、游泳)起步,每周150分钟至300分钟,避免首日超负荷;进阶者搭配抗阻训练(每周2~3次),增强肌肉耐力。
补水降温:运动中和结束后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每日饮水量≥1.5升。
环境选择:避开高温潮湿环境,如未通风的健身房。
药物警惕: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或减肥药期间,避免突击运动。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
肌肉疼痛持续加重,休息无缓解;尿液呈可乐/酱油色;尿量骤减(24小时<400ml)。
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肾衰竭风险
补液排毒:轻症患者大量的静脉补充液体和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有助于帮助肾脏排出堵塞的肌红蛋白,减轻肾损伤。
血液净化:重症患者(无尿)需行血液透析。
来源:红网
作者:颜建伟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83/1517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