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4日讯(通讯员 小姿)近日,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蚊媒传染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5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尤其是广东省,正面临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的挑战。长沙泰和医院感控科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区别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1-4亿人感染登革热,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部分病例会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出血倾向等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基孔肯雅热则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同样通过伊蚊传播。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严重关节痛(尤其是手指、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皮疹、头痛、恶心、呕吐等。与登革热不同的是,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影响患者活动能力。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症状看似相似,却又有不同,其关键点在于症状的持续时间与表现。如果退烧后关节疼痛持续加重,甚至影响日常活动,则更可能是基孔肯雅热;而若高烧伴随皮肤瘀点、牙龈出血等症状,则需警惕登革热。
治疗与预防措施
目前,两种疾病均无特效药,临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并采取防蚊隔离措施。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患者,但出血症状明显者应避免酒精擦浴。止痛药物可用于缓解关节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若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专科就诊。
预防是应对这两种疾病的关键,核心在于防蚊灭蚊。专家建议,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如花瓶、轮胎、闲置器皿等),减少蚊虫滋生;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此外,前往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流行地区的旅行者更需加强防护,回国后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夏季蚊虫活跃,公众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蚊措施,避免给蚊虫提供繁殖环境,确保健康安全度过假期。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小姿
编辑:李茜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