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口腔溃疡一月以上未愈 专家提醒需警惕口腔癌

来源:红网 作者:田甜 秦璐 编辑:李雅婷 2025-09-17 17:29:2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17日讯(通讯员 田甜 秦璐)9月17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公益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紧扣9月“全国科普月”主题,聚焦隐匿而凶险的口腔癌,通过专家科普、免费筛查、互动答疑等形式,提升市民对口腔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4.jpg

活动伊始,长沙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祖武以团队近期成功救治的一例复杂口腔癌患者经历开场,展开科普讲座。

“这个病人,原本可以更早避免如此大的手术创伤!”随着多媒体显示屏上一张触目惊心的舌癌病变照片出现,贺祖武开始讲述:43岁的男性患者吴永(化名),半年前,他舌左侧边缘出现一处位置固定的溃疡,伴有持续疼痛和进食困难,误以为是普通“上火”,拖延未重视。长时间反复未愈后,他才几经周折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经活检确诊为“舌鳞状细胞癌”,病情已不容乐观。

明确诊断为舌癌后,贺祖武团队确定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案。手术面临巨大挑战:一是根治性切除肿瘤需扩大范围,会造成巨大舌体缺损,严重影响吞咽和语言功能;二是需在彻底清除病灶(包括颈部可疑淋巴结)的同时,重建一个形态和功能俱佳的“新舌头”。面对挑战,口腔颌面外科团队与手显微外科团队精密协作完成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精准切除肿瘤并清扫淋巴结,创伤显微外科团队同步从患者大腿切取带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随后,在显微镜高清视野下,专家们将皮瓣精心修剪、折叠、塑形,模拟天然舌体结构,并通过精细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血管与颈部受区血管接通,确保血供。最终,历经10小时奋战,成功完成“全舌再造”,完美覆盖创面,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奠定基础。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这名舌癌患者付出了巨大的治疗代价,而这一悲剧本可避免。”贺祖武表示,“位置固定、超过1个月未愈合且伴随持续疼痛的口腔溃疡,是口腔癌最典型的早期信号!这位患者的不幸,正是源于对初期信号的忽视。”随后,贺祖武条理清晰地剖析了口腔癌从早期黏膜异常(如白斑、红斑、经久不愈的溃疡)发展到中晚期肿瘤侵袭、引发功能障碍的演变过程,还详细介绍了术后康复要点,包括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策略以及心理支持的重要性。现场市民听后深受触动。

科普讲座结束后,义诊筛查区已排起长龙。义诊专家团队利用专业光源、口镜,通过细致的视诊与触诊,为近100名到场市民进行免费口腔检查,重点排查口腔黏膜的异常色泽、斑块、溃疡及不明肿物。

5.jpg

一位60岁、有30年槟榔咀嚼史的张先生成为重点筛查对象。贺祖武在其右侧颊黏膜发现一处边界不清、质地偏硬的白色斑块。“您这个位置需高度警惕,应进一步诊疗并做活检明确性质!”贺祖武现场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后续诊疗。张先生听闻,心有余悸地说:“幸好今天来了,专家说我这可能是癌前病变,还有机会!”

贺祖武现场表示:“口腔癌早期对患者生活影响小,极易被忽略,其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普通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口腔检查,而长期吸烟、饮酒或咀嚼槟榔的高危人群,应将筛查频率增至每半年一次。口腔作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门户,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全身健康,不可忽视。”

来源:红网

作者:田甜 秦璐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96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