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日——“破伤风日”,都在提醒大家:这个潜藏在伤口里的“隐形威胁”,从未远离。看似不起眼的划伤、扎伤,都可能成为它的“突破口”。今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专家带你一起来重新认识破伤风,学会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自己和家人。
破伤风:不止“生锈铁钉”那么简单
提到破伤风,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被生锈的钉子扎了”。但其实,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灰尘中的厌氧菌,只要伤口符合“缺氧、污染”的条件,它就可能趁虚而入。例如:
• 被树枝、木屑划伤,伤口深且窄;
• 动物咬伤、昆虫蜇伤,带有污染物;
• 伤口处理不当,残留污垢或坏死组织;
• 甚至是看似轻微的擦伤,若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都有风险。
相反,干净、表浅的伤口(如轻微擦伤),因能接触空气,反而不易感染。
那么所有的伤口都要打破伤风吗?
并非如此。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取决于伤口的性质和污染程度。对于清洁的浅表伤口,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做好基础清洁即可。但如果伤口较深、污染严重或由锈蚀物品造成,则应及时就医。
破伤风有多可怕?发病后致死率高!
被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并不会立刻“发难”,它会有一段“潜伏期”(通常3-21天,最短可仅24小时)。一旦发病,细菌会释放毒素,攻击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持续痉挛:
• 初期可能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 随后发展为颈部、背部、四肢肌肉僵硬,甚至出现“角弓反张”(身体像弓一样绷紧);
• 最危险的是呼吸肌痉挛,可能导致窒息死亡,重症患者致死率可达30%-50%。
防重于治,请记住这3点
正确处理伤口,别让细菌“安家”:受伤后,应尽早使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地冲洗伤口,清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并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对于污染严重或复杂的伤口,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创。
按需接种疫苗,给健康上“保险”:未全程接种过疫苗的人,根据伤口风险等级选择接种疫苗或抗毒素等;已完成全程免疫(如儿童时期按计划完成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及加强针)的人,保护期约5-10年,若超过保护期或伤口污染严重,需加强接种1剂。
特殊场景更要警惕:野外露营、园艺劳作、处理动物粪便、建筑工地等场景,接触污染物的概率高,受伤后需格外重视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来源:红网
作者:陈瑶 刘玉萍
编辑:戴丹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59/1528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