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讯(通讯员 小姿)相比家喻户晓的肝癌,有一种疾病的死亡率更高,却未能引起同等的重视——它就是慢性肾脏病。由于早期症状隐匿,慢性肾病常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直至肾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可能只能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长沙泰和医院肾内科首席专家李大伟指出,慢性肾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其早期信号、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至关重要。
肾脏:人体内的“净化工厂”肾脏,俗称“腰子”,位于人体背部中下方左右两侧。李大伟介绍,肾脏虽有两个,但其功能至关重要,并非“少一个也无妨”。它不仅是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关键器官,还承担着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健康、促进红细胞生成等重要职能,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核心器官。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的疾病状态。其诊断依据包括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等肾脏损伤标志物,或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肾脏结构异常。常见病因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如不及早干预,很多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并在病程中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李大伟强调。
这些人是慢性肾病高危人群
慢性肾病更易“盯上”以下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前列腺增生者;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者;长期高盐、高脂、高蛋白饮食,有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服用止痛药、某些中草药或成分不明保健品者;患有乙型/丙型肝炎、免疫系统疾病者。
肾脏发出的“报警信号”别忽视
李大伟表示,慢性肾病早期常无特异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信号:身体持续乏力、精神不振;眼睑或下肢凹陷性水肿;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泡沫尿、尿色加深;夜尿频繁;不明原因贫血。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李大伟特别提醒,高危人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肌酐的筛查,普通成人体检也应包含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彩超项目。
科学管理,延缓疾病进展
对已确诊的患者,李大伟建议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坚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规律运动,避免劳累和感染;重视心理疏导,减轻精神负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干预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李大伟呼吁公众提高对肾脏健康的重视,用科学知识守护生命之源。
来源:红网
作者:小姿
编辑:向婉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0/1531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