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讯(通讯员 彭璐)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杨聪颖副主任医师在国家免费胃肠镜筛查项目中发现患者张娭毑(化名)胃部一处微小可疑病变,后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胃高级别瘤变。这是一种具有高恶变潜能的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干预,极易进展为胃癌。幸运的是,病灶局限在黏膜表层,尚未发展为浸润癌。患者随即转入消化内一科周慧俊主任医师团队,杨聪颖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成功实施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病灶被完整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这意味着患者不仅避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胃癌风险,也无需承受传统开腹手术的痛苦,以更小的创伤和更低的费用,实现了有效干预和根治性治疗。
这是湖南省肿瘤医院在消化道癌前病变早诊早治工作中的又一成功实践,也体现了国家免费筛查项目在疾病预防阶段的重大意义。一次及时的筛查,不仅阻断了病变进展,更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火眼金睛”识瘤变
据了解,该患者平时并无明显不适,仅是因符合条件参加了国家免费胃肠镜筛查。检查过程中,杨聪颖副主任医师在胃黏膜处发现细微异常,并精准取样。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胃高级别瘤变。“胃高级别瘤变是胃癌发生前的关键阶段,本身症状隐匿,但发展风险高。若非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很可能在数年后进展为进展期胃癌,届时治疗难度和预后都将显著变差。”杨聪颖解释道。
微创干预,阻癌于萌芽
确诊后,患者迅速转入消化内一科接受治疗。周慧俊主任医师团队为其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由杨聪颖副主任医师为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该技术可在内镜直视下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实现根治效果,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胃功能,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点。
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恢复迅速,胃部功能未受影响,不久即可回归正常生活。患者及家属对国家免费筛查政策与医院的精准医术表达了深深感激。
早筛是阻癌的“关键一步”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研究显示,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浸润癌通常需要数年时间,这为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窗口。
“该病例的成功处理,充分说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肿瘤防治中的核心价值。”杨聪颖表示,“胃肠镜不仅能发现早期癌,更能识别癌前病变,如胃高级别瘤变,从而在癌变之前进行阻断,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国家免费筛查项目,重点面向高危人群提供胃肠镜检查,旨在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风险。湖南省肿瘤医院作为全省癌症防治中心,持续承担早诊早治项目,具备先进设备和专业团队,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主动筛查,防微杜渐
专家提醒,以下人群应特别重视胃肠镜筛查:年龄40岁以上;有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喜好高盐、辛辣、腌制、熏烤食物;或存在反复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黑便、吞咽困难等症状。
尽管胃高级别瘤变乃至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症状,但如有上腹隐痛、食欲下降、餐后饱胀、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况,也需提高警惕。专家强调,主动筛查比等待症状出现更为重要。
“发现胃高级别瘤变,通过内镜微创手术即可有效切除,患者保胃且生活质量高;若待其进展为晚期胃癌,则治疗复杂、代价巨大、预后较差。”杨聪颖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应积极参与国家免费筛查,这或许是一次阻断癌症的关键机会。”
于细微处守护健康
未来,湖南省肿瘤医院将继续坚持“生命至上”原则,深入推进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早筛早诊早治工作,为建设健康湖南贡献力量。
一镜窥见隐患,一次筛查改写结局。医学的使命不仅在于治疗疾病,更在于预防与守护。每一次主动筛查,都是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与社会福祉的有力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彭璐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0/1531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