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李雅婷 通讯员 胡胜男 姚家琦 )“要是早带孩子做个体检,说不定能早点发现问题。” 提及女儿欣欣(化名)的病情,在深圳务工的父亲满是懊悔。13岁的邵阳女孩欣欣,这个暑假因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咳嗽”被确诊为肾衰竭五期(尿毒症期),目前已住院治疗一个月,病情逐渐稳定。
一场“感冒”揭开沉重真相
今年7月初,放暑假的欣欣随奶奶在老家镇上购物,仅走了一段路就显得疲惫。家人当时以为是孩子没吃饱、体力不足,并未在意。直至8月中旬,欣欣突然持续咳嗽,奶奶带她到镇上卫生站就诊,医生结合症状考虑普通感冒(怀疑肺部感染),为其进行点滴治疗,未进一步抽血化验。当晚,欣欣咳嗽不仅未缓解,还出现加重。
次日一早,奶奶带欣欣转至镇上人民医院,抽血显示多项指标异常,孩子随即被送往县医院。最终检查报告显示,欣欣双肾较同龄儿显著缩小,肾功能已出现明显衰竭,同时并发高血压、高血钾、重度贫血、肺水肿和心衰,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ICU抢救。经医生诊断,被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即尿毒症期。
“刚接诊时,孩子咳粉红色痰,结合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肾衰竭,但无法确定是急性还是慢性。”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张翼回忆,经进一步检查,确诊欣欣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感冒只是诱发因素,导致病情加重并引发肺水肿、心衰等并发症。经过多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以及抗感染、输血、降血压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欣欣转入肾病专科,因肾脏基本丧失功能,目前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家长培训后可在家操作),同时需长期用药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肺性骨病。
隐匿的“杀手”:症状不典型,体检是关键
欣欣的病情并非个例。张翼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虽不是慢性肾病高发人群,但并非不会患病,只是很多家长存在“尿毒症是成人病”的认知偏差,难以接受孩子患病。“一两岁幼儿发病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十多岁儿童发病常与肾炎、免疫性疾病未及时发现相关,也可能涉及先天、基因、后天等综合因素。”她表示,像欣欣这样的情况,待发展至尿毒症阶段再追溯病因,难度已很大。
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主管护师苏小琴也补充道,肾病早期症状十分隐匿,食欲不佳、身上发痒等明显不适出现时,病情往往已到晚期。而患有肾病的儿童,生长发育多会落后于同龄人,身高偏矮小,若病程较短,影响可能不显著,但慢性病例基本都会受影响。
追溯欣欣的病史,父亲坦言,孩子发病前无明显异常,饮食、休息正常,仅暑假因不用上学晚睡。“上学期孩子就有喝水少、尿少的情况,但她性格偏宅,总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年纪小不懂身体异常,也没跟我们说。”更关键的是,欣欣在老家学校从未参加过常规体检,家人也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平时孩子感冒发烧,仅靠拿药、打点滴处理,从未做深入检查。
“肾脏代偿功能很强,未达一定损伤程度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张翼副主任医师着重提醒,定期体检是发现儿童肾病的关键,建议家长每1-2年带孩子做一次体检,重点检查尿检和肾功能,基层医院即可开展,无需特意前往大医院,若检查结果异常再进一步排查。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细节:日常留意孩子尿液情况,若发现尿泡沫异常增多(排除大量摄入蛋白质食物的情况后,可就医查蛋白尿)、尿量异常(尿少、尿多或夜尿增多),需及时带孩子就医;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疲惫、食欲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也不要简单归咎于“没吃饱”“不爱动”,应尽早排查健康隐患,避免因忽视延误治疗。
医生提醒:守护孩子肾脏健康,请家长做到这三点
近年来,儿童肾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起病极其隐匿。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专家介绍,目前科室收治的 “确诊尿毒症、在家行腹膜透析治疗” 的孩子有30多名,其中少部分已陆续接受肾移植手术。很多儿童肾脏疾病早期无疼痛或明显不适,易被家长忽略,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因此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为守护孩子肾脏健康,张翼向家长提出三点建议:
1、树立定期体检意识,打破 “不病不检” 旧观念
每年至少做一次含尿常规的体检——该检查费用低,却能有效发现尿蛋白、潜血等异常,是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最直接、经济的方法,很多病变在血肌酐升高前,尿检就已出现异常。
2、细心观察,及时察觉身体信号
若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长期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别简单归为 “挑食” 或 “晚长”;
排尿异常:尿中泡沫增多且持久不散(可能提示蛋白尿)、尿色发红(血尿)、夜尿增多;
不明原因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贫血或酸中毒表现);
水肿:最早见于眼睑和颜面,后期可发展至下肢或全身;
面色苍白:可能与肾性贫血有关;
恶心、呕吐、食欲差、皮肤瘙痒:或为毒素蓄积所致。
3、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减少肾脏负担
合理饮食:控制高盐、高糖、高蛋白食物,避免过度进补,鼓励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谨慎用药:杜绝滥用药物,尤其是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中草药,须遵医嘱使用;
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感冒、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尤其警惕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肾脏损伤);
保障睡眠、适量运动: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雅婷 胡胜男 姚家琦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3/66/1530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