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年轻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该关心的问题。”“年龄大了,谁没有点腰酸、背痛、腿抽筋。”“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生介绍,事实上,骨质疏松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在人生各个阶段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它们也被戏称为“寂静的杀手”。
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通常在35岁左右到达顶峰,之后开始逐渐丢失,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到60岁左右,骨质流失到一定程度,骨骼会变成“蜂窝”状,骨骼的支架结构严重破坏,非常脆弱,极易引起骨折,不易愈合。
骨质疏松目前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也是继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二大医疗问题。骨质疏松的诊断应结合全面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骨代谢指标测定。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除了疾病、绝经、年龄、种族、瘦小、骨折病史、药物以外,生活中日照不足、运动过少、低钙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促进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最喜欢“盯上”哪些人?
老年人、绝经后女性、久坐不运动的人,有骨质疏松遗传史或骨折史,吸烟、饮酒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病、慢性腹泻等,还有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等。
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低,用1kg骨头熬汤2小时,汤中的钙含量仅为20mg,远不能满足成年人每日钙的需求。同时,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通过膳食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坚持喝牛奶,吃深绿色蔬菜和水产品等,少吃高脂食物。
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吗?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都可能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这些轻微的骨折有时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预防和定期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有效治疗。(通讯员 周芳)
来源:红网
作者:周芳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5/51/1463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