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流感“狂飙”?中医外治术助您“截流”

来源:红网 作者:尹伊兰 编辑:马婉华 2025-01-13 13:54:3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流感来势汹汹,据国家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当下流感病毒阳性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且其中99%以上为甲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生介绍,中医在治疗甲流方面,除了可内服中药外,还有多种中医外治法可辅助缓解甲流症状。

高热——耳尖放血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认为,放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清洁血液、止痛消肿、通脉活血、清热去火、清脑明目的作用。耳尖穴属于经外奇穴,具有退热、消炎、降压、镇静(焦虑、失眠)、止痛(头痛、牙痛等)、抗过敏、醒脑明目(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的功能。耳尖放血能促使泻热外出,不滞留于体内,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头痛——杵针

杵针疗法即“李仲愚杵针疗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奎星笔四种特制工具,融合阴阳理论,以布阵代替配穴,通过点扣、分理、升降、运转、开阖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的作用。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兼具针刺与按摩功效的非创伤物理疗法,能有效缓解头痛。

疲乏、虚弱——脐灸、肚脐(神阙穴)施灸

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络五脏六腑。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药物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充分发挥中药、穴位、艾灸的三重作用,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防病健体,缓解疲劳和虚弱。

胸部压迫、胸闷——铜砭刮痧

用虎符铜砭通过刮痧手法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规律有效的摩擦,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的中医外治方法。铜砭刮痧能够疏通经络,特别是对人体肝经、肺经等经络的调理,能够调理气机,缓解患者胸闷。

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火熨术

将药物涂抹在治疗部位上,借用火熨之热力,透药性于内,达散寒通瘀,解表活血之功;通过辨病施术和辨证施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技法共同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扶助正气,缓解疼痛等作用。

增强免疫力——督灸

在督脉的脊柱段上铺上一层小黄姜,在上面放上艾绒进行艾灸,具有施灸面积广、艾量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的特点。督脉灸涵括了经络、药物、艾灸、姜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作用,从而抵抗疾病,增强免疫力。(通讯员 尹伊兰)

来源:红网

作者:尹伊兰

编辑:马婉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5/57/146227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健康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