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直肠肛管的一种常见疾病,它表现为一个感染性管道,连接着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的皮肤。这个管道的内口靠近齿线,外口则位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长期流脓、脓血甚至粪便。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主治医师易科军表示,肛瘘大多源于直肠肛管周围的脓肿,其成因复杂多样,如肛窦的原发感染、括约肌压迫导致脓液难以排出、直肠压力使感染物质进入瘘道等,均导致瘘道难愈。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以下几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肛门直肠狭窄
肛瘘常导致肛门直肠壁末端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并挛缩,使肛门、肛管、直肠腔道狭窄,引起大便变细、排便困难,严重时出现肠梗阻症状。临床检查可触及直肠明显瘢痕,肛门紧缩。部分患者误认为是便秘而擅自用泻药,可能加重病情。
2、肛门失禁
肛瘘反复发作易导致肛管直肠周围肌肉和结缔组织增生变硬,失去弹性,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尤其是对稀便的控制力减弱,形成不完全性肛门失禁。
3、肛门慢性湿疹
若肛瘘瘘管常年不愈,会导致分泌物持续溢出,使肛周皮肤长期潮湿,易滋生细菌、真菌,诱发慢性湿疹。此病症导致皮肤弹性减弱,形成广泛皲裂,患者瘙痒难耐。慢性湿疹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困扰。
4、肛瘘恶变
肛瘘十年以上易癌变,主要由两种原因:一是瘘管内长期存在细菌,如绿脓杆菌或结核菌感染,难愈易致癌;二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带瘘生存多年的患者常忽视恶变信号,就诊时往往已侵犯深层组织,表现为排出黏胶状分泌物、外口肿物增生伴溃破。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肛瘘一旦形成无法自愈,需及时手术治疗。因直肠污染物不断进入内口,持续感染导致慢性炎症,形成纤维化管壁,引流不畅,感染蔓延。药物仅起辅助作用,不及时治疗会使瘘管复杂化,增加治疗难度和手术创伤,延长愈合时间。因此,确诊肛瘘后应尽早治疗。(通讯员 卿佩星)
来源:红网
作者:卿佩星
编辑:周曼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946/56/14697920.html